本页面的其他翻译:

zh:大智度論辭典:法念處

法念处

【论】卷19〈序品 1〉:   行者思惟:是心属谁?谁使是心?观已,不见有主;一切法因缘和合故不自在,不自在故无自性,无自性故无我。若无我,谁当使是心?

问曰:   应有我!何以故?心能使身,亦应有我能使心。譬如国主使将,将使兵;如是应有我使心,有心使身,为受五欲乐故。 (中略:无使心者

  如是等种种因缘,观诸法和合因缘生,无有实法有我,是名法念处。

【论】卷31〈序品 1〉:   复次,身、受、心及想众、行众,总观为法念处。何以故?行者既于想众、行众及无为法中求我不可得,还于身、受、心中求亦不可得。如是一切法中,若色、若非色,若可见、若不可见,若有对、若无对,若有漏、若无漏,若有为、若无为,若远、若近,若麁、若细,其中求我皆不可得;但五众和合故,强名为众生,众生即是我。我不可得故,亦无我所;我所不可得故,一切诸烦恼皆为衰薄。

【菩萨】菩萨法念处 【属于】四念处

  • zh/大智度論辭典/法念處.txt
  • 最后更改: 2025/07/03 10:34
  • 127.0.0.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