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页面的其他翻译:

zh:大智度論辭典:緣念處

缘念处

【论】卷19〈序品 1〉:   云何为缘念处?一切色法,所谓十入及法入少分,是名身念处;六种受:眼触生受,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触生受,是名受念处;六种识:眼识,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识,是名心念处;想众、行众及三无为,是名法念处。是名缘念处。(中略)   是缘念处,缘念处中:一念处是色,三念处非色。   三不可见,一当分别:身念处有可见、有不可见;可见者一入,不可见者九入及一入少分。   三无对,一当分别:身念处有对十入,无对一入少分。   身念处有漏十入及一入少分,无漏一入少分;受念处有漏意相应是有漏,无漏意相应是无漏,心念处亦如是;法念处有漏想众、行众,是有漏;无漏想众、行众及无为法,是无漏。   三是有为,一当分别:法念处想众、行众是有为,三无为法是无为。   不善身念处及善有漏身念处是有报,无记身念处及无漏是无报;受念处、心念处、法念处亦如是。   三从因缘生,一当分别:法念处有为从因缘生,无为不从因缘生。   三三世摄,一当分别:法念处有为是三世摄,无为非三世摄。   一念处摄色,三摄名。   一念处内入摄;受念处、法念处,外入摄;一当分别:身念处或内入摄,或外入摄;五内入是内入摄,五外入及一入少分是外入摄。   以慧知。有漏者是断见,无漏者非断见。有漏者可断,无漏者非可断。   修当分别:身念处善应修,不善及无记不应修;受、心念处亦如是;法念处有为善法应修,不善及无记及数缘尽不应修。   垢当分别:身念处隐没是垢,不隐没非垢;受、心、法念处亦如是。   三念处是果亦有果;一当分别:法念处或果非有果,或果亦有果,或非果非有果;数缘尽,是果非有果;有为法念处,是果亦有果;虚空、非数缘尽,是非果非有果。   三不受;一当分别:身念处堕身数是受,不堕身数非受。   三非四大造,一当分别:身念处九入及二入少分,四大造;一入少分,非四大造。   三念处有上,一当分别:法念处有为及虚空、非数缘尽,是有上;涅槃是无上。

  四念处若有漏是有,若无漏是非有。

  二念处相应因,一念处不相应因;一当分别:受念处、心念处,相应因;身念处,不相应因;法念处,想众及相应行众是相应因;余残是不相应因。

  四念处分摄六善法,六善法亦摄四念处分。不善分、无记分,亦如是随种相摄。   三漏摄一念处分,一念处分亦摄三漏。   有漏摄四念处分,四念处分亦摄有漏。   无漏摄四念处分,四念处分亦摄无漏。

【属于】三种四念处

  • zh/大智度論辭典/緣念處.txt
  • 最后更改: 2025/07/03 10:34
  • 127.0.0.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