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道

【论】卷6〈序品 1〉:   如偈说:  “若法因缘生,  是法性实空;   若此法不空,  不从因缘有。   譬如镜中像,  非镜亦非面,   亦非持镜人,  非自非无因。   非有亦非无,  亦复非有无,   此语亦不受,  如是名中道。”(中略)

  如偈说:  “因缘生法,  是名空相,  亦名假名,   亦名中道。  若法实有,  不应还无;   今无先有,  是名为断。  不常不断,   亦不有无;  心识处灭,  言说亦尽。”

【论】卷46〈摩诃衍品 18〉:   行者以有为患,用空破有;心复贵空,著于空者,则堕断灭。以是故,行是空以破有,亦不著空;离是二边,以中道行是十八空,以大悲心为度众生,是故十八空后皆言非常非灭,是名摩诃衍。若异此者,则是戏论狂人,于佛法中空无所得;如人于珍宝聚中取水精珠,眼见虽好,价无所直。

【论】卷80〈无尽方便品 67〉:   若人但观毕竟空,多堕断灭边;若观有,多堕常边。离是二边故,说十二因缘空。何以故?若法从因缘和合生,是法无有定性;若法无定性,即是毕竟空寂灭相。离二边故,假名为中道。

【论】卷93〈净佛国土品 82〉:   又复,若行者离五欲修苦行,则增长瞋恚;又复,忆念五欲,则生烦恼,尔时则无所向。是故佛言:“舍苦乐,用智慧,处中道。”

【无我】说我无我 【相关】不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