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是

【論】卷1〈序品 1〉: 問曰:   諸佛經何以故初稱「如是」語?

答曰:   佛法大海,信為能入,智為能度。「如是」義者,即是。(中略)

  復次,一切諸外道出家,心念我法微妙,第一清淨。如是人自歎所行法,毀他人法,是故現世相打鬪諍,後世墮地獄,受種種無量苦。如說偈:  「自法愛染故,  呰毀他人法,   雖持戒行人,  不脫地獄苦!」   是佛法中,棄捨一切愛、一切見,一切吾我憍慢悉斷不著。如《栰喻經》言:「汝曹若解我栰喻法,是時善法應棄捨,何況不善法?」佛自於般若波羅蜜,不念不猗,何況餘法有猗著者?以是故,佛法初頭稱「如是」。佛意如是:我弟子無愛法,無染法,無朋黨,但求離苦解脫,不戲論諸法相。如說《阿他婆耆經》摩犍提難偈言:  「決定諸法中,  橫生種種想,   悉捨內外故,  云何當得道?」   佛答言:  「非見聞知覺,  亦非持戒得;   非不見聞等,  非不持戒得。   如是論悉捨,  亦捨我我所,   不取諸法相,  如是可得道。」   摩犍提問曰:  「若不見聞等,  亦非持戒得;   非不見聞等,  非不持戒得。   如我心觀察,  持啞法得道!」   佛答言:  「汝依邪見門,  我知汝癡道。   汝不見妄想,  爾時自當啞!」

  復次,我法真實,餘法妄語,我法第一,餘法不實,是為鬪諍本。今「如是」義,示人無諍法,聞他所說,說人無咎。以是故,諸佛經初稱「如是」。   略說「如是」義竟。

【相關】如是我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