菩萨智慧
【论】卷28〈序品 1〉: 问曰: 如佛说:“有四种沙门果、四种圣人:须陀洹乃至阿罗汉。五种佛子:须陀洹乃至辟支佛。三种菩提:阿罗汉菩提、辟支佛菩提、佛菩提。”果中、圣中、佛子中、菩提中皆无菩萨,云何言“菩萨胜一切声闻、辟支佛智慧”? 答曰: 佛法有二种:一者声闻、辟支佛法,二者摩诃衍法。声闻法小故,但赞声闻事,不说菩萨事。摩诃衍广大故,说诸菩萨摩诃萨事:发心、修行十地、入位、净佛世界、成就众生、得佛道。此法中说菩萨次佛,应如供养佛,能如是观诸法相,是为福田,能胜声闻、辟支佛。 如是摩诃衍经中,处处赞菩萨摩诃萨智慧胜声闻、辟支佛。如《宝顶经》中说:“转轮圣王少一不满千子,虽有大力,诸天世人所不贵重。有真转轮圣王种,处在胎中,初受七日,便为诸天所贵重。所以者何?九百九十九人不能嗣转轮圣王种令世人得二世乐;是虽在胎,必能绍胄圣王,是故恭敬。” 诸阿罗汉、辟支佛,虽得根、力、觉、意、六神通、诸禅智慧力,于实际得证,为众生福田,十方诸佛所不贵重。菩萨虽在诸结使、烦恼、欲缚、三毒胎中,初发无上道意,未能有所作,而为诸佛所贵,以其渐渐当行六波罗蜜、得方便力、入菩萨位,乃至得一切种智,度无量众生,不断佛种、法种、僧种,不断天上、世间净乐因缘故。 又如迦罗频伽鸟,在㲉中未出,发声微妙胜于余鸟;菩萨摩诃萨亦如是,虽未出无明㲉,说法议论之音,胜于声闻、辟支佛及诸外道。 如《明网经》中说:(中略)。 又如《毘摩罗诘经》中说:“舍利弗等诸声闻皆自说言:‘我不堪任诣彼问疾。’各各自说昔为毘摩罗诘所呵。” 如是等处处经中说“菩萨智慧胜于声闻、辟支佛。”
问曰: 何因缘故,菩萨智慧胜声闻、辟支佛? 答曰: 如一《本生经》中说:“菩萨智慧于无量阿僧祇劫已来合集众智,于无量劫中无苦不行、无难不为。为求法故,赴火、投岩、受剥皮苦,出骨为笔,以血为墨,以皮为纸,书受经法。”如是等为法故,受无量苦;以智慧故,世世供养其师,视之如佛。一切所有经书悉皆诵读、解说;于无量阿僧祇劫,常思惟筹量,寻求诸法好丑、深浅、善不善、漏不漏、常不常、有无等,思惟分别问难。为智慧故,供养诸佛及菩萨、声闻,听法、问难、信受、正忆念、如法行。如是智慧因缘具足故,云何不胜阿罗汉、辟支佛! 复次,菩萨智慧,五波罗蜜佐助庄严,有方便力、于一切众生有慈悲心故,不为邪见所妨。住十地中故智慧势力深大,大故胜于声闻、辟支佛;以大因故,小者自坏。阿罗汉、辟支佛无是事。
【论】卷35〈习相应品 3〉: 有二因缘故,菩萨智慧胜声闻、辟支佛:一者、以空知一切法空,亦不见是空;空以不空等一不异。二者、以此智慧,为欲度脱一切众生令得涅槃。声闻、辟支佛智慧但观诸法空,不能观世间、涅槃为一。譬如人出狱,有但穿墙而出自脱身者;有破狱坏锁,既自脱身,兼济众人者。 复次,菩萨智慧入二法中故胜:一者、大悲,二者、般若波罗蜜。 复有二法:一者、般舟三昧,二者、方便。 复有二法:一者、常住禅定,二者、能通达法性。 复有二法:一者、能代一切众生受苦,二者、自舍一切乐。 复有二法:一者、慈心无怨无恚,二者、乃至诸佛功德心亦不著。 如是等种种功德庄严智慧故胜声闻、辟支佛。 \{\{EF79638D.jpg\}\} 【相关】一日智慧胜二乘,具足与当学,第一度 【二乘智】二乘智断,声闻不名道智,声闻智慧 【空行】须菩提空行不及 【譬喻】荧火虫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