无所得即是得
【经】卷84〈三惠品 70〉: “世尊!不二法能得不二法耶?” 佛言:“不也!” 须菩提言:“二法能得不二法耶?” 佛言:“不也!” 须菩提言:“世尊!菩萨摩诃萨若不以二法,亦不以不二法,云何当得一切种智?” “须菩提!无所得即是得,以是得无所得。”
【论】 佛答:“虽得萨婆若,不以二法故得。”分别取相者,是名“二法”。 复问:“不二法能得不二法耶?” 佛答:“不也!”何以故?不二法即是无为;无为无有得不得相,是无为法不可行故。 复问:“若以不二法不得,可以二法得不二法不?” 答言:“不也!”何以故?二法虚诳不实故,云何行不实而得实法? 复问:“世尊!若不以二、不以不二,云何当得一切种智?” 佛答:“无所得即是得。” 此中二、不二,即是无分别,皆无所得。是“无所得”,不以有所得为行。虽行有为法得是无所得,心不取相故无所得。何以故?与空、无相、无作合行故。
【论】卷95〈平等品 86〉: 尔时,须菩提问:“佛于道场所得法,为用世谛故得?为用第一义谛?” 须菩提意:若以世谛故得,即是虚妄不实;若以第一义故得,第一义中无得、无得者,不可说、不可受。 佛答:以世俗语言故说“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”,是中无得者、无有得法。何以故?若是人得是法,即是二法;二法中,无道、无果。二法者,是菩萨、是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。如是二法,皆是世谛故有。若二者,佛法何得不虚妄!若有人不得第一义,但以二法分别诸法,是则虚妄;诸佛、大菩萨得第一义故,为度众生令得第一义,虽分别诸法,非是虚妄。 须菩提复问:“世尊!若用二法无道、无果,今以不二法故有道、有果耶?” 佛答:“二法无道、无果,不二法亦无道、无果。”
问曰: 余处说“二法是凡夫法,不二法是贤圣法”,如《毘摩罗诘经》不二入法门中说。 答曰: 不二入是真实圣法。或有新发意菩萨未得诸法实相,闻是不二法,取相生著。是故或称赞不二法,或时毁呰。 又佛遮二边、说中道,所谓非二、非不二。二法名各各别相;不二名一空相。以是一空相破各各别异相;破已,事讫,还舍不二相——是即是道、是果。何以故?诸贤圣虽赞叹无二法,为不著故。 用是法得道、得果,用是法无道、无果——即是戏论;无戏论是平等法。
【属于】无所得即是道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