无所得即是道果

【经】卷87〈一心具万行品 76〉:   须菩提白佛言:“世尊!若一切法性无所有,菩萨见何等利益故,为众生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?”   佛告须菩提:“以一切法性无所有故,菩萨为众生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。何以故?须菩提!诸有得、有著者,难可解脱。须菩提!诸得相者,无有道、无有果、无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。”   须菩提白佛言:“世尊!无得相者,有道、有果、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?”   须菩提!无所得即是道、即是果、即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,法性不坏故。若无所得法欲得道、欲得果、欲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,为欲坏法性。”

【论】 问曰:   问者、答者俱言“无所有”,云何分别知是问、是答? 答曰:   所言法虽一而心异——问者以著心问,答者以无著心答。

  须菩提意谓:无所有中不应发心。   须菩提为听者著心故作是问。诸法空中,不见菩萨发心者,不见众生可利益者,不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,是故于无所有法中作难者:“若一切法无所有性,菩萨见何利故发心?”须菩提于菩萨、众生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中不疑,但问无所有法。   佛答:“正以无所有空故能发心。”   若无所有、空,菩萨、众生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皆空、无所有,云何起难?若众生、菩萨及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离无所有、空者,可有是难。如先说:“毕竟空于诸法无所障碍,何妨发心?”佛还以无所有、空破须菩提所问。   亦复自说因缘:“须菩提!著心者难得解脱。”是人从无始生死中来以一切烦恼故深著诸法,闻有亦著,闻空亦著,得失亦著;如是众生难可勉出。是故菩萨发无上道心,自以相好严身,得梵音声,有大威德,知众生三世心根本,以种种神通力、因缘、譬喻,为说无所有法、空解脱门,引导其心。众生见如是希有事,即时其心柔软,信佛受法。是故经说:“著有者难得解脱;有所得者,无道、无果、无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。”

  须菩提问:“世尊!若有所得者,无道、无果、无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;无所得者有道、有果不?”   佛答:“无所有即是道、即是果、即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。”   若人不分别是有所得、是无所得,入诸法实相毕竟空中,是亦无所得,即是道、即是果、即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,不破坏诸法实相故。法性即是诸法实相。   须菩提意谓:法性,正行、邪行常不可破坏,何以佛言“不坏法性是道、是果”?   佛答:“法性虽不可破坏,众生邪行故,名为破坏。”如虚空,云雾土尘虽不能染,亦名不净。如人实欲染污虚空,是人为欲染污法性,无是事故。   佛说譬喻:“若人欲坏法性,是人为欲于无所有法中得道、得果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。”

【相关】无所得故名六波罗蜜无所得即是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