得般若
【论】卷20〈序品 1〉: 大悲是一切诸佛、菩萨功德之根本,是般若波罗蜜之母,诸佛之祖母。菩萨以大悲心故,得般若波罗蜜,得般若波罗蜜故得作佛。如是等种种赞大悲。
【论】卷32〈序品 1〉: 菩萨摩诃萨知诸法实相无取无舍,无所破坏,行不可得般若波罗蜜,以大悲心还修福行;福行初门,先行布施。
【论】卷49〈发趣品 20〉: 复次,菩萨始得般若波罗蜜气味故,能生深心。如人闭在幽暗,微隙见光,心则踊跃,作是念言:“众人独得见如是光明!”欣悦爱乐,即生深心,念是光明,方便求出!
【论】卷53〈无生品 26〉: 菩萨得般若波罗蜜,于一切法心皆远离。所以者何?见一切诸法罪过故。
【论】卷74〈灯炷品 57〉: 若菩萨初学般若时,烦恼力强,般若力弱;渐渐得般若力,断诸烦恼、灭诸戏论,是故得福德无数、无量、无边。
【论】卷100〈昙无竭品 89〉: 诸法无分别者,世间凡夫烦恼力故,种种分别诸法;得诸法实相,则皆破坏、变异。是故圣人得般若波罗蜜,不随忆想分别诸法,入空、无相、无作三昧中;若得诸法变异时,则不忧愁,以先来不分别取诸法相故。
【因缘】正观、正行、正修 【般若经】得般若经因缘 【行相】不行甚深 【六波罗蜜】行六波罗蜜二种,得般若名波罗蜜 【胜义】不得一切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