布施|檀
【论】卷11〈序品 1〉: 檀名布施;心相应善思,是名为檀。 有人言:从善思起身、口业,亦名为檀。 有人言:有信、有福田、有财物,三事和合时,心生舍法,能破悭贪,是名为檀。譬如慈法,观众生乐而心生慈;布施心数法,亦复如是,三事和合,心生舍法,能破悭贪。 \{\{8782D32D.jpg\}\}
【论】卷12〈序品 1〉: 复次,三事因缘生檀:一者、信心清净,二者、财物,三者、福田。 \{\{CED0BAF2.jpg\}\} 心有三种:若怜愍,若恭敬,若怜愍恭敬。 施贫穷下贱及诸畜生,是为怜愍施;施佛及诸法身菩萨等,是为恭敬施;若施诸老病贫乏阿罗汉、辟支佛,是为恭敬怜愍施。 施物清净,非盗非劫,以时而施,不求名誉,不求利养。 或时从心大得福德,或从福田大得功德,或从妙物大得功德。 第一从心,如四等心、念佛三昧、以身施虎,如是名为从心大得功德。
【论】卷33〈序品 1〉: 问曰: 饮食等物,便是布施?为更有布施? 答曰: 饮食等物非布施,以饮食等物与时,心中生法名舍,与悭心相违,是名布施福德。是或有漏,或无漏;常是善;心数法,心相应,随心行,共心生;无色无形;能作缘;业相应,随业行,业共生;非先业果报;得修行修;慧证身证;凡夫人得,亦圣人得。 有人言:是舍法相应思,是名布施福德。所以者何?业能生果报故。思即是业,身口不名为业,从思生故得名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