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十二相
【论】卷4〈序品 1〉: 王言:“何等三十二相?” 相师答言: 一者、足下安平立相:足下一切著地,间无所受,不容一针。 二者、足下二轮相:千辐辋毂,三事具足,自然成就,不待人工,诸天工师毘首羯磨,不能化作如是妙相。(中略) 三者、长指相:指纤长端直,次第佣好,指节参差。 四者、足跟广平相。 五者、手足指缦网相:如雁王张指则现,不张则不现。 六者、手足柔软相:如细劫波毳,胜余身分。 七者、足趺高满相:以足蹈地,不广不狭。足下色如赤莲华,足指间网及足边色如真珊瑚,指爪如净赤铜,足趺上真金色,足趺上毛青毘琉璃色。其足严好,譬如杂宝屐,种种庄饰。 八者、伊泥延膊相:如伊泥延鹿膊,随次佣纤。 九者、正立手摩膝相:不俯不仰,以掌摩膝。 十者、阴藏相:譬如调善象宝、马宝。(中略) 十一者、身广长等相:如尼拘卢陀树,菩萨身齐为中,四边量等。 十二者、毛上向相:身有诸毛,生皆上向而穉。 十三者、一一孔一毛生相:毛不乱,青瑠璃色,毛右靡上向。 十四者、金色相:若铁在金边则不现,今现在金比佛在时金则不现,佛在时金比阎浮那金则不现,阎浮那金比大海中转轮圣王道中金沙则不现,金沙比金山则不现,金山比须弥山则不现,须弥山金比三十三诸天璎珞金则不现,三十三诸天璎珞金比焰摩天金则不现,焰摩天金比兜率陀天金则不现,兜率陀天金比化自在天金则不现,化自在天金比他化自在天金则不现,他化自在天金比菩萨身色则不现。如是色,是名金色相。 十五者、丈光相:四边皆有一丈光,佛在是光中端严第一,如诸天诸王宝光明净。 十六者、细薄皮相:尘土不著身,如莲华叶不受尘水。若菩萨在干土山中经行,土不著足;随蓝风来,吹破土山令散为尘,乃至一尘不著佛身。 十七者、七处隆满相:两手、两足、两肩、项中,七处皆隆满端正,色净胜余身体。 十八者、两腋下隆满相:不高不深。 十九者、上身如师子相。 二十者、大直身相:于一切人中身最大而直。 二十一者、肩圆好相:一切治肩无如是者。 二十二者、四十齿相:不多不少,余人三十二齿,身三百余骨,头骨有九;菩萨四十齿,头有一骨。菩萨齿骨多,头骨少;余人齿骨少,头骨多。以是故,异于余人身。 二十三者、齿齐相:诸齿等,无麁无细,不出不入。齿密相,人不知者,谓为一齿,齿间不容一毫。 二十四者、牙白相:乃至胜雪山王光。 二十五者、师子颊相:如师子兽中王平广颊。 二十六者、味中得上味相:有人言:佛以食著口中,是一切食皆作最上味。何以故?是一切食中有最上味因故。无是相人,不能发其因故,不得最上味。复有人言:若菩萨举食著口中,是时咽喉边两处流注甘露,和合诸味,是味清净故,名味中得上味。 二十七者、大舌相:是菩萨大舌从口中出,覆一切面分,乃至发际;若还入口,口亦不满。 二十八者、梵声相:如梵天王五种声从口出:其一、深如雷;二、清彻远闻,闻者悦乐;三、入心敬爱;四、谛了易解;五、听者无厌。菩萨音声亦如是,五种声从口中出,迦陵毘伽声相,如迦陵毘伽鸟声可爱;鼓声相,如大鼓音深远。 二十九者、真青眼相:如好青莲华。 三十者、牛眼睫相:如牛王眼睫,长好不乱。 三十一者、顶髻相:菩萨有骨髻,如拳等,在顶上。 三十二者、白毛相:白毛眉间生,不高不下,白净右旋,舒长五尺。
【论】卷88〈四摄品 78〉: 问曰: 佛智慧无量,身相亦应无量!又佛身胜诸天王,何以正与转轮圣王同有三十二相?
答曰: 三十二相不多不少,义如先说。 复次,有人言:佛、菩萨相不定,如此中说;随众生所好,可以引导其心者为现。 又众生不贵金而贵余色——琉璃、颇梨、金刚等,如是世界人,佛则不现金色,观其所好则为现色。 又众生不贵纤长指及网缦,以长指利爪为罗刹相,以网缦为水鸟相,造事不便,如著手衣,何用是为?如罽宾国弥帝隶力利菩萨,手网缦,其父恶以为怪,以刀割之,言:“我子何缘如鸟?” 有人不好肩圆大,以为似肿;有以腹不现,无腹如饿相;亦有人以青眼为不好,但好白黑分明。 是故佛随众生所好而为现相好,如是等无有常定。
有人言:此三十二相实定;以神通力变化身,随众生所好而为现相。
有人言:佛有时神通变化;有时随世界处生,当生处不得言神通变化。 又于三千大千世界中,随可度众生处生,则为现相。如《密迹经》中说:“或现金色,或现银色,或日月星宿色,或长或短,随可引导众生则为现相。” 随此间阎浮提中天竺国人所好,则为现三十二相。天竺国人于今故治肩[骨*专]令厚大头上皆以有髻为好。如人相中说五处长为好。眼、鼻、舌、臂、指、髀手足相,若轮、若莲华、若贝、若日月,是故佛手足有千辐轮纤长指鼻高好舌广长而薄。如是等皆胜于先所贵者故,起恭敬心。 有国土佛为现千万相,或无量阿僧祇相,或五、六、三、四相;随天竺所好故,现三十二相、八十种随形好。
【因缘】三十二相因缘,施得三十二相 【佛】相好胜世间,以相庄严,八十随形好,现舌相 【世谛】无相中说三十二相 【三昧】净相三昧 【菩萨】相好四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