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十二相
【論】卷4〈序品 1〉: 王言:「何等三十二相?」 相師答言: 一者、足下安平立相:足下一切著地,間無所受,不容一針。 二者、足下二輪相:千輻輞轂,三事具足,自然成就,不待人工,諸天工師毘首羯磨,不能化作如是妙相。(中略) 三者、長指相:指纖長端直,次第傭好,指節參差。 四者、足跟廣平相。 五者、手足指縵網相:如鴈王張指則現,不張則不現。 六者、手足柔軟相:如細劫波毳,勝餘身分。 七者、足趺高滿相:以足蹈地,不廣不狹。足下色如赤蓮華,足指間網及足邊色如真珊瑚,指爪如淨赤銅,足趺上真金色,足趺上毛青毘琉璃色。其足嚴好,譬如雜寶屐,種種莊飾。 八者、伊泥延膊相:如伊泥延鹿膊,隨次傭纖。 九者、正立手摩膝相:不俯不仰,以掌摩膝。 十者、陰藏相:譬如調善象寶、馬寶。(中略) 十一者、身廣長等相:如尼拘盧陀樹,菩薩身齊為中,四邊量等。 十二者、毛上向相:身有諸毛,生皆上向而穉。 十三者、一一孔一毛生相:毛不亂,青瑠璃色,毛右靡上向。 十四者、金色相:若鐵在金邊則不現,今現在金比佛在時金則不現,佛在時金比閻浮那金則不現,閻浮那金比大海中轉輪聖王道中金沙則不現,金沙比金山則不現,金山比須彌山則不現,須彌山金比三十三諸天瓔珞金則不現,三十三諸天瓔珞金比焰摩天金則不現,焰摩天金比兜率陀天金則不現,兜率陀天金比化自在天金則不現,化自在天金比他化自在天金則不現,他化自在天金比菩薩身色則不現。如是色,是名金色相。 十五者、丈光相:四邊皆有一丈光,佛在是光中端嚴第一,如諸天諸王寶光明淨。 十六者、細薄皮相:塵土不著身,如蓮華葉不受塵水。若菩薩在乾土山中經行,土不著足;隨藍風來,吹破土山令散為塵,乃至一塵不著佛身。 十七者、七處隆滿相:兩手、兩足、兩肩、項中,七處皆隆滿端正,色淨勝餘身體。 十八者、兩腋下隆滿相:不高不深。 十九者、上身如師子相。 二十者、大直身相:於一切人中身最大而直。 二十一者、肩圓好相:一切治肩無如是者。 二十二者、四十齒相:不多不少,餘人三十二齒,身三百餘骨,頭骨有九;菩薩四十齒,頭有一骨。菩薩齒骨多,頭骨少;餘人齒骨少,頭骨多。以是故,異於餘人身。 二十三者、齒齊相:諸齒等,無麁無細,不出不入。齒密相,人不知者,謂為一齒,齒間不容一毫。 二十四者、牙白相:乃至勝雪山王光。 二十五者、師子頰相:如師子獸中王平廣頰。 二十六者、味中得上味相:有人言:佛以食著口中,是一切食皆作最上味。何以故?是一切食中有最上味因故。無是相人,不能發其因故,不得最上味。復有人言:若菩薩舉食著口中,是時咽喉邊兩處流注甘露,和合諸味,是味清淨故,名味中得上味。 二十七者、大舌相:是菩薩大舌從口中出,覆一切面分,乃至髮際;若還入口,口亦不滿。 二十八者、梵聲相:如梵天王五種聲從口出:其一、深如雷;二、清徹遠聞,聞者悅樂;三、入心敬愛;四、諦了易解;五、聽者無厭。菩薩音聲亦如是,五種聲從口中出,迦陵毘伽聲相,如迦陵毘伽鳥聲可愛;鼓聲相,如大鼓音深遠。 二十九者、真青眼相:如好青蓮華。 三十者、牛眼睫相:如牛王眼睫,長好不亂。 三十一者、頂髻相:菩薩有骨髻,如拳等,在頂上。 三十二者、白毛相:白毛眉間生,不高不下,白淨右旋,舒長五尺。
【論】卷88〈四攝品 78〉: 問曰: 佛智慧無量,身相亦應無量!又佛身勝諸天王,何以正與轉輪聖王同有三十二相?
答曰: 三十二相不多不少,義如先說。 復次,有人言:佛、菩薩相不定,如此中說;隨眾生所好,可以引導其心者為現。 又眾生不貴金而貴餘色——琉璃、頗梨、金剛等,如是世界人,佛則不現金色,觀其所好則為現色。 又眾生不貴纖長指及網縵,以長指利爪為羅剎相,以網縵為水鳥相,造事不便,如著手衣,何用是為?如罽賓國彌帝隸力利菩薩,手網縵,其父惡以為怪,以刀割之,言:「我子何緣如鳥?」 有人不好肩圓大,以為似腫;有以腹不現,無腹如餓相;亦有人以青眼為不好,但好白黑分明。 是故佛隨眾生所好而為現相好,如是等無有常定。
有人言:此三十二相實定;以神通力變化身,隨眾生所好而為現相。
有人言:佛有時神通變化;有時隨世界處生,當生處不得言神通變化。 又於三千大千世界中,隨可度眾生處生,則為現相。如《密迹經》中說:「或現金色,或現銀色,或日月星宿色,或長或短,隨可引導眾生則為現相。」 隨此間閻浮提中天竺國人所好,則為現三十二相。天竺國人于今故治肩[骨*專]令厚大頭上皆以有髻為好。如人相中說五處長為好。眼、鼻、舌、臂、指、髀手足相,若輪、若蓮華、若貝、若日月,是故佛手足有千輻輪纖長指鼻高好舌廣長而薄。如是等皆勝於先所貴者故,起恭敬心。 有國土佛為現千萬相,或無量阿僧祇相,或五、六、三、四相;隨天竺所好故,現三十二相、八十種隨形好。
【因緣】三十二相因緣,施得三十二相 【佛】相好勝世間,以相莊嚴,八十隨形好,現舌相 【世諦】無相中說三十二相 【三昧】淨相三昧 【菩薩】相好四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