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世如法性实际

【论】卷32〈序品 1〉:   复次,诸法如者,如诸法未生时,生时亦如是,生已过去,现在亦如是;诸法三世平等,是名为“如”。

问曰:   若未生法名为未有;生法现在,则有法可用;因现在法有事用相,故追忆过事,是名过去。三世各异,不应如实为一,云何言“三世平等是名为如”? 答曰:   诸法实相中,三世等一无异。如《般若波罗蜜.如品》中说:“过去如、未来如、现在如、如来如,一如无有异。”   复次,先论议中已破生法;若无生法者,未来、现在亦无生,云何不等!又复过去世无始,未来世无后,现在世无住;以是故,三世平等名为如。

  行是如已,入无量法性中。法性者,法名涅槃,不可坏,不可戏论。法性名为本分种,如黄石中有金性,白石中有银性;如是一切世间法中皆有涅槃性。诸佛贤圣以智慧、方便、持戒、禅定教化引导,令得是涅槃法性。利根者即知是诸法皆是法性;譬如神通人能变瓦石皆使为金。钝根者方便分别求之,乃得法性;譬如大冶鼓石,然后得金。 \{\{BFFF3021.jpg\}\}   复次,如水性下流故会归于海,合为一味;诸法亦如是,一切总相、别相皆归法性,同为一相,是名法性。如金刚在山顶,渐渐穿下至金刚地际,到自性乃止;诸法亦如是,智慧分别推求已,到如中,从如入自性,如本末生,灭诸戏论,是名为法性。又如犊子周慞呜呼,得母乃止;诸法亦如是,种种别异,取舍不同,得到自性乃止,无复过处,是名法性。   “实际”者,如先说:法性名为“实”,入处名为“际”。 \{\{547CE874.jpg\}\}

【相关】色不与三际合前后际不合萨婆若不与三世合 【异名】三世等 【相关】如、法性、实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