菩萨三解脱门|三解脱门大乘义|三解脱门摩诃衍义
【论】卷20〈序品 1〉: 是三解脱门,摩诃衍中是一法,以行因缘故,说有三种:观诸法空是名“空”;于空中不可取相,是时空转名“无相”;无相中不应有所作为三界生,是时无相转名“无作”。” 譬如城有三门,一人身不得一时从三门入,若入则从一门。诸法实相是涅槃城,城有三门:空、无相、无作。若人入空门,不得是空,亦不取相,是人直入,事办故,不须二门。若入是空门,取相得是空,于是人不名为门,通涂更塞。若除空相,是时从无相门入。若于无相相心著、生戏论,是时除取无相相,入无作门。 阿毘昙义中:是空解脱门,缘苦谛摄五众。无相解脱门,缘一法,所谓数缘尽。无作解脱门,缘三谛摄五众。 摩诃衍义中:是三解脱门,缘诸法实相。以是三解脱门,观世间即是涅槃。何以故?涅槃空、无相、无作,世间亦如是。
问曰: 如经说涅槃一门,今何以说三? 答曰: 先已说,法虽一而义有三。 复次,应度者有三种:爱多者,见多者,爱见等者。 见多者,为说空解脱门;见一切诸法从因缘生,无有自性,无有自性故空,空故诸见灭。 爱多者,为说无作解脱门;见一切法无常苦,从因缘生,见已心厌离爱,即得入道。 爱、见等者,为说无相解脱门;闻是男女等相无故断爱,一异等相无故断见。 佛或一时说二门,或一时说三门。菩萨应遍学,知一切道,故说三门。
【论】卷79〈称扬品 65〉: 虚诳、不实、不坚固者,皆是无常、苦、无我门。一切法空者,即是空门。一切法无生者,即是诸法实相,灭诸观。 复次,虚诳、不实、不坚固,即是无作解脱门;一切法空,即是空解脱门;一切法无生,即是无相解脱门。 如是等三种差别。 \{\{E23F9628.jpg\}\}