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法性实际|如法性实际三名

【论】卷32〈序品 1〉: 问曰:   法性实际,是三事为一、为异?若一,云何说三?若三,今应当分别说! 答曰:   是三皆是“诸法实相”异名。所以者何?凡夫无智,于一切法作邪观,所谓常、乐、净、实、我等。佛弟子如法本相观,是时不见常,是名无常;不见乐,是名苦;不见净,是名不净;不见实,是名空;不见我,是名无我。若不见常而见无常者,是则妄见;见苦、空、无我、不净亦如是,是名为如。如者,如本,无能败坏。以是故,佛说三法为法印,所谓一切有为法无常印、一切法无我印、涅槃寂灭印。

问曰:   是三法印,般若波罗蜜中悉皆破坏。如佛告须菩提:“若菩萨摩诃萨观色常,不行般若波罗蜜;观色无常,不行般若波罗蜜。苦、乐,我、无我,寂灭、非寂灭亦如是。”如是云何名法印? 答曰:   二经皆是佛说,如《般若波罗蜜经》中了了说诸法实相。有人著常颠倒,故舍常见,不著无常相,是名法印,非谓舍常著无常者以为法印。我乃至寂灭亦如是。般若波罗蜜中,破著无常等见,非谓破不受不著。   得是诸法如已,则入“法性”中,灭诸观,不生异信,性自尔故。譬如小儿见水中月,入水求之,不得便愁;智者语言:“性自尔,莫生忧恼!”   善入法性,是为“实际”。 \{\{AC761222.jpg\}\} 问曰:   声闻法中,何以不说是如、法性、实际,而摩诃衍法中处处说?(中略:声闻说如、法性、实际

【第二说】三世如、法性、实际 【第三说】九事如、法性、实际 【第四第五说】实相、如、法性、实际 【同义】清净 【般若】知如、法性、实际故知略广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