实相如法性实际
【论】卷32〈序品 1〉: 复次,诸法实相,常住不动。众生以无明等诸烦恼故,于实相中转异邪曲;诸佛贤圣种种方便说法,破无明等诸烦恼,令众生还得实性,如本不异,是名为“如”。 实性与无明合,故变异则不清净;若除却无明等,得其真性,是名“法性清净”。 “实际”名入法性中,知法性无量无边,最为微妙,更无有法胜于法性、出法性者,心则满足,更不余求,则便作证。譬如行道,日日发引而不止息,到所至处,无复去心;行者住于实际,亦复如是。如罗汉、辟支佛住于实际,纵复恒沙诸佛为其说法,亦不能更有增进,又不复生三界。若菩萨入是法性中,悬知实际,若未具足六波罗蜜、教化众生,尔时若证,妨成佛道。是时菩萨以大悲、精进力故,还修诸行。 \{\{FD777DB4.jpg\}\} 复次,知诸法实相中无有常法、无有乐法、无有我法、无有实法,亦舍是观法;如是等一切观法皆灭,是为诸法实,如涅槃,不生不灭,如本末生。譬如水是冷相,假火故热;若火灭热尽,还冷如本。用诸观法,如水得火;若灭诸观法,如火灭水冷,是名为如。 如实常住。何以故?诸法性自尔。譬如一切色法皆有空分,诸法中皆有涅槃性,是名法性。得涅槃种种方便法中皆有涅槃性。 若得证时,如、法性则是实际。 复次,法性者,无量无边,非心心数法所量,是名法性。妙极于此,是名真际。 \{\{BFE973DB.jpg\}\}
【属于】如、法性、实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