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方佛何以不来
【论】卷4〈序品 1〉: 问曰: 若现在十方多有诸佛菩萨,今一切众生罪恶苦恼,何以不来度之? 答曰: 众生无量阿僧祇劫罪垢深厚,虽有种种余福,无见佛功德,故不见佛。如偈说: “好福报未近, 衰罪未除却, 现在不能见, 大德有力人。 大德诸圣人, 心亦无分别, 慈悲一切人, 一时令欲度。 众生福德熟, 智慧根亦利, 若为现度缘, 即时得解脱。 譬如大龙王, 随愿雨众雨, 罪福随本行, 各各如所受。”
问曰: 若自有福德、自有智慧,如是人佛能度;若无福德、智慧,佛不度。若尔者,自有福德、智慧,不待佛度! 答曰: 此福德、智慧,从佛因缘出。若佛不出世,诸菩萨以十善因缘、四无量意,后世罪、福报,种种因缘教道。若无菩萨,有种种经中说,人得此法,行福德因缘。 复次,人虽有福德、智慧,若佛不出世,是世界中受报,不能得道;若佛出世,乃能得道,是为大益。譬如人虽有目,日不出时,不能有所见,要须日明,得有所见,不得言我有眼,何用日为!如佛说:“二因二缘能生正见:一、从他闻法,二、内自如法思惟。”福德事故,能生善心;利根智慧故,能如法思惟。以是故知从佛得度。 \{\{3D2565BE.jpg\}\}
【论】卷9〈序品 1〉: 问曰: 若有十方无量诸佛及诸菩萨,今此众生多堕三恶道中,何以不来?
答曰: 众生罪重故,诸佛菩萨虽来不见。又法身佛常放光明、常说法,而以罪故不见、不闻。譬如日出,盲者不见;雷霆振地,聋者不闻。如是法身常放光明、常说法,众生有无量劫罪垢厚重不见、不闻。如明镜净水,照面则见;垢翳不净,则无所见。如是众生心清净则见佛;若心不净则不见佛。今虽实有十方佛及诸菩萨来度众生,而不得见。 复次,如释迦牟尼佛在阎浮提中生,在迦毘罗国,多游行东天竺六大城。有时飞到南天竺亿耳居士舍受供养。有时暂来北天竺月氏国降阿波罗龙王。又至月氏国西,降女罗刹;佛在彼石窟中一宿,于今佛影犹在,有人就内看之则不见,出孔遥观光相如佛。有时暂飞至罽宾隶跋陀仙人山上,住虚空中,降此仙人;仙人言:“我乐住此中,愿佛与我佛发、佛爪,起塔供养”;塔于今现存(此山下有离越寺;离越,应云隶跋陀)。人与佛同国而生犹不遍见,何况异处!以是故,不可以不见十方佛故而言无也。 复次,弥勒菩萨有大慈悲而在天宫不来此间,可以不来故便谓无弥勒耶?弥勒近而不来不以为怪,十方佛远,何足怪也? 复次,十方佛不来者,以众生罪垢深重不种见佛功德,是故不来。 复次,佛知一切众生善根熟结使薄然后来度。如说: “诸佛先观知有人, 一切方便不可度, 或有难度或易化, 或复有迟或有疾, 或以光明或神足, 种种因缘度众生: 有欲作逆佛愍除, 或欲作逆佛不遮; 刚强难化用麁言, 心柔易度用软言; 虽有慈悲平等心, 知时智慧用方便。” 以是故,十方佛虽不来,不应言无。
复次,佛智慧力、方便、神通,舍利弗等大阿罗汉、大菩萨弥勒等尚不能知,何况凡人! 复次,诸佛大菩萨,有时众生恐惧急难一心念,或时来度之。 如大月氏西佛肉髻住处国,一佛图中,有人癞风病,来至遍吉菩萨像边,一心自归念遍吉菩萨功德,愿除此病。是时,遍吉菩萨像即以右手宝磲光明摩其身,病即除愈。 复一国中,有一阿兰若比丘大读摩诃衍,其国王常布发令蹈上而过。有一比丘语王言:“此人摩诃罗,不多读经,何以大供养如是?”王言:“我一日夜半欲见此比丘,即往到其住处。见此比丘在窟中读《法华经》,见一金色光明人骑白象、合手供养,我转近便灭。我即问大德:‘以我来故,金色光明人灭?’比丘言:‘此即遍吉菩萨。遍吉菩萨自言:“若有人诵读《法华经》者,我当乘白象来教导之。”我诵《法华经》故遍吉自来。’”(遍吉,《法华经》名为普贤。) 复有一国,有一比丘诵《阿弥陀佛经》及《摩诃般若波罗蜜》,是人欲死时语弟子言:“阿弥陀佛与彼大众俱来。”即时动身自归,须臾命终。命终之后弟子积薪烧之。明日,灰中见舌不烧。诵《阿弥陀佛经》故,见佛自来;诵《般若波罗蜜》故,舌不可烧。 此皆今世现事。如经中说:诸佛菩萨来者甚多。如是处处,有人罪垢结薄、一心念佛、信净不疑,必得见佛,终不虚也。
【相关】十方佛,迦旃延尼子说无十方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