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頁之翻譯:

大智度論辭典:布施波羅蜜_檀波羅蜜

布施波羅蜜|檀波羅蜜

【論】卷12〈序品 1〉:   「」義,如上說。   「波羅(秦言彼岸)蜜(秦言到)」,是名渡布施河得到彼岸

問曰:   云何名不到彼岸? 答曰:   譬如渡河未到而還,名為不到彼岸。   如舍利弗於六十劫中行菩薩道(中略)

  復次,檀有二種:一者、魔檀,二者、佛檀。(中略)   菩薩法中亦如是,若施有三礙:我與、彼受、所施者財,是為墮魔境界,未離眾難。如菩薩布施,三種清淨,無此三礙,得到彼岸,為諸佛所讚,是名檀波羅蜜。以是故名到彼岸。

【論】卷46〈摩訶衍品 18〉:   「須菩提!菩薩摩訶薩以應薩婆若心,內、外所有布施,共一切眾生,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,用無所得故。須菩提!是名菩薩摩訶薩檀波羅蜜。

【相】布施波羅蜜五相 【二種】世間布施波羅蜜出世間布施波羅蜜 【簡非】四捨 【新學】新學行布施新學方便布施 【度眾】布施饒益眾生布施攝眾布施令生戒住實際教布施 【莊嚴】住布施大莊嚴 【具足】布施具足滿 【六波羅蜜】布施生六波羅蜜一念依布施具足六住布施取五波羅蜜 【般若】得般若名波羅蜜 【十地】初地捨心三地淨法施四地捨一切所有四地不惜一切物 【屬於】六波羅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