法法不合
【经】卷36〈习相应品 3〉: “复次,舍利弗!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时,空不与空合,无相不与无相合,无作不与无作合。何以故?空、无相、无作无有合与不合。舍利弗!菩萨摩诃萨如是习应,是名与般若波罗蜜相应。” “复次,舍利弗!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时,入诸法自相空。入已,色不作合,不作不合;受、想、行、识不作合,不作不合。色不与前际合。何以故?不见前际故。色不与后际合。何以故?不见后际故。色不与现在合。何以故?不见现在故。受、想、行、识亦如是。” “复次,舍利弗!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,前际不与后际合,后际不与前际合,现在不与前际、后际合,前际、后际亦不与现在合,三际名空故。舍利弗!菩萨摩诃萨如是习应者,是名与般若波罗蜜相应。”
【经】卷37〈习相应品 3〉: 复次,舍利弗!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,萨婆若不与过去世合。何以故?过去世不可见,何况萨婆若与过去世合!萨婆若不与未来世合。何以故?未来世不可见,何况萨婆若与未来世合!萨婆若不与现在世合。何以故?现在世不可见,何况萨婆若与现在世合!舍利弗!菩萨摩诃萨如是习应,是名与般若波罗蜜相应。” “复次,舍利弗!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,色不与萨婆若合,色不可见故;受、想、行、识亦如是。眼不与萨婆若合,眼不可见故;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亦如是。色不与萨婆若合,色不可见故;声、香、味、触、法亦如是。舍利弗!菩萨摩诃萨如是习应,名与般若波罗蜜相应。” “复次,舍利弗!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,檀波罗蜜不与萨婆若合,檀波罗蜜不可见故;乃至般若波罗蜜亦如是。四念处不与萨婆若合,四念处不可见故;乃至八圣道分亦如是。” “佛十力,乃至十八不共法不与萨婆若合,佛十力乃至十八不共法不可见故。舍利弗!菩萨摩诃萨如是习应,是名与般若波罗蜜相应。” “复次,舍利弗!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,佛不与萨婆若合,萨婆若不与佛合;菩提不与萨婆若合,萨婆若不与菩提合。” “何以故?佛即是萨婆若,萨婆若即是佛;菩提即是萨婆若,萨婆若即是菩提。舍利弗!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,如是习应,是名与般若波罗蜜相应。(中略)
“复次,舍利弗!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时,法性不与空合,空不与法性合。如是习应,是名与般若波罗蜜相应。” “复次,舍利弗!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时,眼界不与空合,空不与眼界合;色界不与空合,空不与色界合;眼识界不与空合,空不与眼识界合;乃至意界不与空合,空不与意界合;法界不与空合,空不与法界合;意识界不与空合,空不与意识界合。是故,舍利弗!是空相应,名为第一相应。”
【相关】不合不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