别说菩萨众
【论】卷4〈序品 1〉: 问曰: 声闻经中但说四众,此中何以别说菩萨众? 答曰: 有二种道:一、声闻道,二、菩提萨埵道。 比丘、比丘尼、优婆塞、优婆夷四众是声闻道,菩萨摩诃萨是菩提萨埵道。 以是故声闻法中,经初无佛在某处某处住,尔所菩萨俱;但言佛某处某处住,与尔所比丘俱。如说:“佛在波罗柰,与五比丘俱;佛在伽耶国中,与千比丘俱;佛在舍婆提,与五百比丘俱。”如是种种经初,不说与菩萨若干人俱。
问曰: 诸菩萨二种:若出家,若在家。在家菩萨,总说在优婆塞、优婆夷中;出家菩萨,总在比丘、比丘尼中。今何以故别说? 答曰: 虽总在四众中,应当别说。何以故?是菩萨必堕四众中,有四众不堕菩萨中。 何者是?有声闻人、辟支佛人、有求生天人、有求乐自活人,此四种人不堕菩萨中。何以故?是人不发心言:“我当作佛”故。 复次,菩萨得无生法忍故,一切名字、生死相断,出三界,不堕众生数中。何以故?声闻人得阿罗汉道,灭度已,尚不堕众生数中,何况菩萨? 如《波罗延》优波尸难中偈说: “已灭无处更出不? 若已永灭不出不? 既入涅槃常住不? 惟愿大智说其实!” 佛答曰: “灭者即是不可量, 破坏因缘及名相, 一切言语道已过, 一时都尽如火灭。” 如阿罗汉一切名字尚断,何况菩萨能破一切诸法、知实相、得法身而不断耶! 以是故,摩诃衍四众中别说菩萨。 \{\{2D818E88.jpg\}\} 问曰: 何以故大乘经初,菩萨众、声闻众两说,声闻经初独说比丘众,不说菩萨众? 答曰: 欲辩二乘义故:佛乘及声闻乘。声闻乘狭小,佛乘广大;声闻乘自利自为,佛乘益一切。 复次,声闻乘多说众生空,佛乘说众生空、法空。 如是等种种分别说是二道故,摩诃衍经声闻众、菩萨众两说。如赞摩诃衍偈中说
【相关】菩萨后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