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十七道品|三十七分法|三十七品|三十七菩提分法
【论】卷19〈序品 1〉: 问曰: 应先说道,何以故?行道然后得诸善法;譬如人先行道,然后得所至处。今何以颠倒,先说四念处,后说八正道? 答曰: 不颠倒也。三十七品,是初欲入道时名字。如行者到师所,听道法时,先用念持是法,是时名念处。持已,从法中求果,故精进行,是时名正懃。多精进故心散乱,摄心调柔故,名如意足。 心调柔已,生五根:诸法实相,甚深难解,信根故能信,是名信根;不惜身命,一心求道,是名精进根;常念佛道,不念余事,是名念根;常摄心在道,是名定根;观四谛实相,是名慧根。 是五根增长,能遮烦恼;如大树力能遮水。是五根增长时,能转入深法,是名为力。 得力已,分别道法有三分:择法觉、精进觉、喜觉,此三法,行道时若心没,能令起。除觉、定觉、舍觉,此三法,若行道时心动散,能摄令定。念觉在二处,能集善法,能遮恶法;如守门人,有利者令入,无益者除却。若心没时,念三法起;若心散时,念三法摄。无觉实觉,此七事能到,故名为分。 得是法安隐具足已,欲入涅槃无为城故,行是诸法,是时名为道。(中略)
问曰: 何以故于七种法中,此四名“正懃”,后八名“正道”,余者不名“正”? 答曰: 四种精进,心勇发动,畏错误故言“正懃”;行道趣法故,畏堕邪法故言“正道”。(中略)
是三十七品,初禅地具有;未到地中三十六,除喜觉;第二禅中亦三十六,除正行;禅中间、第三、第四禅三十五,除喜觉,除正行。三无色定中三十二,除喜觉、正行、正语、正业、正命;有顶中二十二,除七觉分、八圣道分。欲界中二十二,亦如是。 是为声闻法中分别义。
【论】卷20〈序品 1〉: 三十七品是上妙法,欲界心散乱,行者依何地、何方便得?当依色界、无色界诸禅定。于四无量心、八背舍、八胜处、九次第定、十一切处中,试心知得柔软自在随意不?譬如御者试马,曲折随意,然后入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