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切法
【论】卷11〈序品 1〉: “一切法”者,识所缘法,是一切法。所谓眼识缘色,耳识缘声,鼻识缘香,舌识缘味,身识缘触,意识缘法;缘眼、缘色、缘眼识,耳声、鼻香、舌味、身触亦如是,乃至缘意、缘法、缘意识——是名“一切法”,是为识所缘法。 复次,智所缘法,是一切法。所谓苦智知苦,集智知集,尽智知尽,道智知道,世智知苦、集、尽、道及虚空、非数缘灭,是为智所缘法。 \{\{AA5D3675.jpg\}\}
复次,二法摄一切法:色法、无色法;可见法、不可见法;有对法、无对法;有漏、无漏;有为、无为;心相应、心不相应;业相应、业不相应(丹注云:心法中除思,余尽相应,业即是思,故除);近法、远法等,如是种种二法,摄一切法(丹注云:现在及无为是名近法,未来、过去是名远法)。 复次,三种法摄一切法:善、不善、无记;学、无学、非学非无学;见谛断、思惟断、不断。复有三种法:五众、十二入、十八界。持如是等种种三法,尽摄一切法。 复有四种法:过去、未来、现在法、非过去未来现在法;欲界系法、色界系法、无色界系法、不系法;因善法、因不善法、因无记法、非因善不善无记法;缘缘法、缘不缘法、缘缘不缘缘法、亦非缘缘非不缘缘法——如是等四种法,摄一切法。 有五种法:色、心、心相应、心不相应,无为法——如是等种种五法,摄一切法。 有六种法:见苦断法、见习尽、道断法、思惟断法、不断法——如是等种种六法,乃至无量法,摄一切法。 是为一切法。 \{\{D5B795E5.jpg\}\} \{\{70BAC19B.jpg\}\} 【论】卷27〈序品 1〉: 问曰: 何等是一切智所知一切法? 答曰: 如佛告诸比丘:“为汝说一切法。何等是一切法?所谓眼色、耳声、鼻香、舌味、身触、意法。是十二入名一切法。” 复有一切法,所谓名、色。如佛说《利众经》中偈: “若欲求真观, 但有名与色; 若欲审实知, 亦当知名色。 虽痴心多想, 分别于诸法, 更无有异事, 出于名色者。” 复次,一切法,所谓色、无色法,可见、不可见,有对、无对,有漏、无漏,有为、无为,心、非心,心相应、非心相应,共心生、不共心生,随心行、不随心行,从心因、不从心因:如是等无量二法门摄一切法;如《阿毘昙.摄法品》中说。 复次,一切法,所谓善法,不善法,无记法;见谛所断,思惟所断,不断法;有报法,无报法,非有报非无报法:如是等无量三法门摄一切法。 复次,一切法,所谓过去法、未来法、现在法、非过去未来现在法;欲界系法、色界系法、无色界系法、不系法;从善因法、从不善因法、从无记因法、从非善非不善非无记因法;有缘缘法、无缘缘法、有缘缘亦无缘缘法、非有缘缘非无缘缘法。如是等无量四法门摄一切法。 复次,一切法,所谓色法、心法、心数法、心不相应诸行法、无为法;四谛及无记无为。如是等无量五法门摄一切法。 复次,一切法,所谓五众及无为;苦谛所断法,集谛、灭谛、道谛、思惟所断法,不断法。如是等无量六法门摄一切法。 七、八、九、十等诸法门,是阿毘昙分别义。 复次,一切法,所谓有法、无法,空法、实法,所缘法、能缘法,聚法、散法等。 复次,一切法,所谓有法、无法,亦有亦无法;空法、实法,非空非实法;所缘法、能缘法,非所缘非能缘法。 复次,一切法,所谓有法,无法,亦有亦无法,非有非无法;空法,不空法,空不空法,非空非不空法;生法,灭法,生灭法,非生非灭法;不生不灭法,非不生非不灭法,不生不灭亦非不生非不灭法,非不生非不灭亦非不不生亦非不不灭法。 复次,一切法,所谓有法,无法,有无法,非有非无法;舍是四句法。空、不空,生、灭,不生、不灭。五句皆亦如是。
【经】卷44〈句义品 12〉: 佛告须菩提:“一切法者,善法、不善法;记法、无记法;世间法、出世间法;有漏法、无漏法;有为法、无为法;共法、不共法。须菩提!是名为一切法。菩萨摩诃萨,是一切法无碍相中应学、应知!” \{\{35EFDCB4.jpg\}\}
【相事】法门相,一相,种种相,略广相,一切法九事 【空义】一切法空,一切法趣空,一切法净,一切法入法性,一切法化 【菩萨】知一切略广相,空故学一切法 【般若】一切法入般若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