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著
【论】卷45〈断见品 14〉: 须菩提说摩诃萨无等等心,于是心亦不著。 “不著”者,是菩萨从初发心已来,不见有法定相,若生若灭、若增若减、若垢若净。是心毕竟空,是中无有心相非心相,诸相毕竟清净故。以是故,无声闻心、辟支佛心、菩萨心、佛心。须菩提称贵菩萨,如是心亦美,菩萨不著是心亦为尊贵。 舍利弗欲难须菩提,作是言:“非但一切智心无漏不系,菩萨不应自高。所以者何?凡夫人心亦无漏不系,性常空故;如声闻、辟支佛、佛心无漏不系,是凡夫人心实相性空。实相性空,清净不著;如先说:阴云翳日月,不能污日月。又诸烦恼实相,与常性空心相无异。但住凡夫地中,是垢是净。住圣人地中,修无相智慧故,无所分别;但怜愍众生故,虽复有说,心无所著。非独凡夫人心无漏不系,五众乃至十八不共法亦如是。” \{\{50D2EA69.jpg\}\} 须菩提然可。 又舍利弗言:“是心无心,心相空故不著;色中色相无故亦不著,乃至诸佛法亦如是。”须菩提言:“如是!”以是故,菩萨能观诸法性常空,不可得空,毕竟清净。
【论】卷94〈毕定品 83〉: 是善根皆是有为法、无自性,无自性故空,空故不可著,亦不可受味,不可受味故不著。譬如蝇无处不著,唯不著火焰。众生爱著亦如是,善、不善法中皆著,乃至非有想非无想著故,不能入涅槃;唯不能著般若波罗蜜性空火。所以者何?般若波罗蜜、般若波罗蜜相空;若般若波罗蜜不空,即是味,是可著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