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经】卷43〈集散品 9〉: “复次,世尊!菩萨摩诃萨欲行般若波罗蜜,应如是思惟:‘何者是般若波罗蜜?何以故名般若波罗蜜?是谁般若波罗蜜?’ \{\{2A05B61A.jpg\}\}
【论】 问曰: 上来广说般若波罗蜜,今须菩提何以作是言:“菩萨摩诃萨应如是思惟:何者是般若波罗蜜”? 答曰: 须菩提上来“谦让门”说,次“不住门”说,今明般若波罗蜜体——何等是般若波罗蜜?
【论】卷54〈天主品 27〉: “云何行”者,是问初入方便行。
【论】卷82〈大方便品 69〉: 此中更问:“如是,是清净般若,无有过失,离自相不著。不离自相是即有相著法;若离自相,云何可行?” 佛答:“若菩萨于一切法不生,是名能行般若。是菩萨不说是色若常若无常等、是色、谁色。”是色,破色;谁色,破人。色乃至一切种智,亦如是。若法如是毕竟空,推求不可得,是不可生。所以者何?性不能生性,无性不能生无性。 如是等破颠倒,得实论议,皆是般若波罗蜜力,余波罗蜜皆随从;譬如转轮圣王有所至处,四种兵常随从。圣王福故,四种兵皆能飞;般若力故,诸余法皆是实性,同至佛道。
【论】卷83〈三惠品 70〉: 听者作是念:“一切法皆有时节。”是故须菩提问:“般若波罗蜜应几时行?” 佛答:“从初发心乃至坐道场应行。”
问曰: 菩萨从初发心,应行十地、六波罗蜜、三十七品一切善法,何以但说行般若? 答曰: 须菩提但问般若故,佛答以行般若。又复是一切法皆与般若波罗蜜和合,以般若大故,不说余法。
【行相】行般若五相,无著相、无作相,心心数法不行,无所得相 【不为】不为神通,行般若不为佛法,无所为故行般若 【六波罗蜜】不离五波罗蜜 【一切种智】随顺一切种智心,不离萨婆若念 【福德】一日行般若福德 【新学】新学行般若 【种种名】行般若种种名 【胜义】行无真实,行般若无处行,不见亦不见智慧,不行不具足,不行甚深,无行无得得般若 【对比】不行般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