行般若不为神通

【经】卷37〈习相应品 3〉:   “复次,舍利弗!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,不为如意神通故行般若波罗蜜,不为天耳故、不为他心智故、不为宿命智故、不为天眼故、不为漏尽神通故行般若波罗蜜。何以故?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,尚不见般若波罗蜜,何况见菩萨神通!舍利弗!菩萨摩诃萨如是行,是名与般若波罗蜜相应。”   “复次,舍利弗!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,不作是念:‘我以如意神通,飞到东方,供养恭敬如恒河沙等诸佛;南西北方、四维、上下亦如是。’   “复次,舍利弗!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,不作是念:‘我以天耳,闻十方诸佛所说法。’不作是念:‘我以他心智,当知十方众生心所念。’不作是念:‘我以宿命通,知十方众生宿命所作。’不作是念:‘我以天眼,见十方众生死此生彼。’舍利弗!菩萨摩诃萨如是行,是名与般若波罗蜜相应,亦能度无量阿僧祇众生。”

【论】   复次,功德果报,所谓五神通;菩萨得是五神通,广能利益众生。   复次,虽有慈悲、般若波罗蜜,无五神通者,如鸟无两翼,不能高翔;如健人无诸器杖而入敌阵;如树无华果,无所饶益;如枯渠无水,无所润及;以是故重说五神通,及余无量佛法中别说,无咎。

问曰:   若尔者,佛何以言“莫为五神通故行般若波罗蜜”? 答曰:   多有无方便菩萨,得五神通,轻余菩萨,心生㤭高,为是故说。所以者何?菩萨于般若波罗蜜诸佛之母尚不著,何况五神通!

问曰:   菩萨何以故不作是念——“我以如意神通,飞到十方供养恭敬如恒河沙等诸佛”? 答曰:   已拔我见根本故,已摧破㤭慢山故,善修三解脱门、三三昧故。佛身虽妙,亦入三解脱门;如热金丸,虽见色妙,不可手触。   又诸法如幻如化,无来无去,无近无远,无有定相。如幻化人谁去谁来?不取神通、国土、此彼、近远相,故无咎!   若能在佛前住于禅定,变为无量身,至十方供养诸佛,无所分别,已断法爱故。   余通亦如是。   菩萨得是五神通,为供养诸佛故,变无量身,显大神力,于十方世界三恶趣中,度无量众生,如〈往生品〉中说。

【属于】行般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