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剛心

【經】卷45〈摩訶薩品 13〉:   須菩提白佛言:「世尊!何等是菩薩摩訶薩生大心不可壞如金剛?」   佛告須菩提:「菩薩摩訶薩應生如是心:我當於無量生死中大誓莊嚴;我應當捨一切所有;我應當等心於一切眾生;我應當以三乘度脫一切眾生,令入無餘涅槃;我度一切眾生已,無有乃至一人入涅槃者;我應當解一切諸法不生相;我應當純以薩婆若心行六波羅蜜;我應當學智慧,了達一切法;我應當了達諸法一相智門;我應當了達乃至無量相智門。須菩提!是名菩薩摩訶薩生大心,不可壞如金剛。是菩薩摩訶薩住是心中,於諸畢定眾中而為上首,是法用無所得故。須菩提!菩薩摩訶薩應生如是心:我當代十方一切眾生,若地獄眾生、若畜生眾生、若餓鬼眾生,受諸苦痛;為一一眾生無量百千億劫,代受地獄中苦,乃至是眾生入無餘涅槃。以是法故,為是眾生受諸勤苦;是眾生入無餘涅槃已,然後自種善根,無量百千萬億阿僧祇劫,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

【論】   「金剛心」者,一切結使煩惱所不能動,譬如金剛山,不為風所傾搖。諸惡眾生、魔人來,不隨意行,不信受其語。瞋罵謗毀,打擊閉繫,斫刺割截,心不變異;有來乞索頭、目、髓、腦、手、足、皮、肉,盡能與之;求者意猶無厭足,更瞋恚罵詈,爾時心忍不動。譬如牢固金剛山,人來斸鑿毀壞,諸蟲來齧,無所虧損,是名「金剛心」。   復次,佛自說「金剛心相」,所謂菩薩應作是念:   我不應一月、一歲、一世、二世、乃至千萬劫世大誓莊嚴,我應無量無數無邊世生死中,利益度脫一切眾生。   二者、我應捨一切內、外所有貴重之物。   三者、一切眾生中等心無憎愛。   四者、我當以三乘如應度脫一切眾生。   五者、度如是眾生已,實無所度而無其功,此中心亦不悔、不沒。   六者、我應知一切法不生不滅、不來不去、不垢不淨等諸相。   七者,我應當以清淨無雜心,行六波羅蜜,迴向薩婆若。   八者、我應當善知一切世間所作之事及出世間所應知事,皆悉通達了知。   九者、我應當解了諸法一相智門,所謂一切諸法畢竟空,觀一切諸法,如無餘涅槃相,離諸憶想分別。   十者、我應當知諸法二相、三相乃至無量相門,通達明了。   二相者,一切法有二種:若有、若無,若生、若滅,若作、若不作,若色、若無色等。   三門者:若一、若二、若多——從三以上,皆名為多。若有、若無、若非有非無;若上、若中、若下;若過去、若未來、若現在;三界、三法,善、不善、無記等三門。   四門、五門,如是等無量法門,皆通達無礙。   是中心不悔、不怯、不疑,信受通達無礙。常行不息,滅諸煩惱,及其果報,及諸障礙之事,皆令敗壞,如金剛寶能摧破諸山。   住是金剛心中,當於大眾而作上首,以不可得空故。   「不可得空」者,若菩薩生如是大心如金剛而生憍慢者,罪過凡夫。以是故,說「用無所得」,諸法無定相,如幻如化。

  復次,「心如金剛」者,墮三惡道所有眾生,我當代受勤苦,為一一眾生故,代受地獄苦,乃至是眾生從三惡道出,集諸善本,至無餘涅槃已,復救一切眾生;如是展轉一切眾生盡度已,後當自為集諸功德,無量阿僧祇劫,乃當作佛,是中心不悔、不縮。   能如是代眾生受勤苦,自作諸功德,久住生死,心不悔、不沒,如金剛地,能持三千大千世界令不動搖,是心堅牢故,名為「如金剛」。

【相關】菩薩為上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