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頁之翻譯:

大智度論辭典:四無所畏_四無畏

四無所畏|四無畏

【論】卷25〈序品 1〉:   佛作誠言:「我是一切正智人。」(中略)   佛作誠言:「我一切漏盡。」(中略)   佛作誠言:「我說障法。」(中略)   佛作誠言:「我所說聖道,能出世間,隨是道,能盡諸苦。」「乃至不見是微畏相;以是故,我得安隱,得無所畏,安住聖主處,如牛王,在大眾中師子吼 ,能轉梵輪;諸沙門、婆羅門,若天、若魔、若梵、若復餘眾,實不能轉。」四無畏也。

問曰:   以何事故,說「四無所畏」?(中略)

問曰:   十力皆名智,四無所畏亦是智,有何等異?(中略)

問曰:   何等名「無所畏」? 答曰:   得無所疑,無所忌難,智慧不却不沒,衣毛不豎,在在法中如說即作,是無畏。

問曰:   云何當知佛無所畏?(中略)

  「沙門」者,說出家人;「婆羅門」者,說在家有智人;「天」者,說地天、虛空天;魔者,說六欲天;「梵」者,說梵天王為首,及一切色界;「餘」者,除此更有餘人。   「如實」者,若以現事,若以因緣難。   「乃至不見是微畏相」者,「相」名因緣。我不見小小因緣如法能來破我者,以不見故,至誠言「安立阿梨沙(秦言聖主)住處」。(中略)

  初無畏中,示人知一切法,知一切法故我漏盡,漏盡故知障漏盡法,斷是障法故說道。   復次,初無畏如示藥師一切藥草,第二示一切病滅,第三知禁忌,第四示所應食。   復次,初無畏中說一切種智,第二無畏中說無一切煩惱、習,第三無畏中說法無謬失,第四無畏中所說事辦得至涅槃。

【差異】十力四無所畏 【菩薩】菩薩四無所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