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經】卷85〈菩薩行品 72〉:   須菩提白佛言:「世尊!世尊說言佛,何義故名佛?」   佛告須菩提:「知諸法實義故名為佛。復次,得諸法實相故名為佛。復次,通達實義故名為佛。復次,如實知一切法故名為佛。」

【論】   須菩提聞是菩薩行已,歡喜問:「菩薩行果報得作佛;《經》常言佛,何等是佛義?」   佛答:「知諸法實義故名為佛。」

問曰:   若爾者,阿羅漢、辟支佛及大菩薩,是人亦知諸法實義,何故不名為佛? 答曰:   上已說「然燈喻」。於凡夫為實,於佛不為實;以煩惱習所覆故,不名為實;不能得一切種智、斷一切法中疑悔故,不名正智實義。如上分別。

問曰:   「知諸法實義」、「得諸法實相」、「通達實義」、「一切法如實知」,是四有何異? 答曰:   有人言:「義」無異,「名字」異。   有人言:有差別。「義」名諸法實相,不生不滅,法相常住,如涅槃;知是義故,名為「佛」。   是義中常覺悟,無錯謬;於是義,以種種名相法,令眾生解第一實義。是故四無礙中,別說「義無礙」、「法無礙」。   有人雖得諸法實義,不能通達,有二因緣故:一者、煩惱未盡,二者、未得一切智故。如須陀洹、斯陀含、阿那含,未斷煩惱故,不能通達;阿羅漢、辟支佛、大菩薩煩惱雖盡,未得一切種智故,不能通達。是故說「通達實義故,名為佛」。   「如實知一切法」者,總上三事亦義、亦法,一切法若有、若無,種種了了知故,如「一切種智」義中說:亦知寂滅相,亦知有為相。

  復次,「菩提」名智;「佛」名智者——得是智故,名為智者。

【讚佛】讚佛偈 【名號】佛名號 【福田】佛田 【福德】佛愛福德 【身相】佛威儀以相莊嚴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 【度眾】佛度眾佛世界值佛因緣 【不共】十八不共法 【密】三密 【本生】本生經 【二諦】二諦說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