除贪欲盖
【论】卷17〈序品 1〉: 贪欲之人,去道甚远。所以者何?欲为种种恼乱住处,若心著贪欲,无由近道。如除欲盖偈所说: “入道惭愧人, 持钵福众生; 云何纵尘欲? 沉没于五情! 著铠持刀杖, 见敌而退走; 如是怯弱人, 举世所轻笑。 比丘为乞士, 除发著袈裟; 五情马所制, 取笑亦如是。 又如豪贵人, 盛服以严身; 而行乞衣食, 取笑于众人。 比丘除饰好, 毁形以摄心; 而更求欲乐, 取笑亦如是! 已舍五欲乐, 弃之而不顾; 如何还欲得? 如愚自食吐! 如是贪欲人, 不知观本愿, 亦不识好丑, 狂醉于渴爱。 惭愧尊重法, 一切皆已弃, 贤智所不亲, 愚𫘤所爱近。 诸欲求时苦, 得之多怖畏, 失时怀热恼, 一切无乐时。 诸欲患如是, 以何当舍之? 得诸禅定乐, 则不为所欺。 欲乐著无厌, 以何能灭除? 若得不净观, 此心自然无。 著欲不自觉, 以何悟其心? 当观老病死, 尔乃出四渊。 诸欲难放舍, 何以能远之? 若能乐善法, 此欲自然息。 诸欲难可解, 何以能释之? 观身得实相, 则不为所缚。 如是诸观法, 能灭诸欲火; 譬如大澍雨, 野火无在者!” 如是等种种因缘,灭除欲盖。(中略)
复次,专求初禅,放舍欲乐;譬如患怨,常欲灭除,则不为怨之所害也。如佛为著欲婆罗门说:“我本观欲:欲为怖畏、忧苦因缘;欲为少乐,其苦甚多。”欲为魔网,缠绵难出;欲为烧热,干竭诸乐,譬如树林四边火起;欲为如临火坑,甚可怖畏;如逼毒蛇;如怨贼拔刀;如恶罗刹;如恶毒入口;如吞销铜;如三流狂象;如临大深坑;如师子断道;如摩竭鱼开口。诸欲亦如是,甚可怖畏!若著诸欲,令人恼苦。著欲之人,亦如狱囚,如鹿在围,如鸟入网,如鱼吞钩,如豺搏狗,如乌在鵄群,如蛇值野猪,如鼠在猫中,如群盲人临坑,如蝇著热油,如[病-丙+宁]人在阵,如躄人遭火,如入沸醎河,如舐蜜涂刀,如四衢脔肉,如薄覆刀林,如华覆不净,如蜜涂毒瓮,如毒蛇箧,如梦虚诳,如假借当归,如幻诳小儿,如焰无实,如没大水,如船入摩竭鱼口,如雹害谷,如礔礰临人。诸欲亦如是,虚诳无实,无牢无强,乐少苦多。欲为魔军,破诸善功德,常为劫害众生故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