计他身为我
【论】卷12〈序品 1〉: 如有一人,受使远行,独宿空舍。夜中有鬼担一死人来著其前,复有一鬼逐来,瞋骂前鬼:“是死人是我物,汝何以担来?”先鬼言:“是我物,我自持来。”后鬼言:“是死人实我担来!”二鬼各捉一手争之。前鬼言:“此有人可问。”后鬼即问曰:“是死人谁担来?”是人思惟:“此二鬼力大,若实语亦当死,若妄语亦当死,俱不免死,何为妄语?”语言:“前鬼担来。” 后鬼大瞋,捉人手拔出著地,前鬼取死人一臂拊之即著。如是两臂、两脚、头、胁,举身皆易。于是二鬼共食所易人身,拭口而去。 其人思惟:“我人母生身,眼见二鬼食尽,今我此身尽是他肉。我今定有身耶?为无身耶?若以为有,尽是他身;若以为无,今现有身。”如是思惟,其心迷闷,譬如狂人。 明朝寻路而去,到前国土,见有佛塔众僧,不论余事,但问己身为有为无?诸比丘问曰:“汝是何人?”答言:“我亦不自知是人、非人?”即为众僧广说上事。诸比丘言:“此人自知无我,易可得度。”而语之言:“汝身从本已来,恒自无我,非适今也。但以四大和合故,计为我身,如汝本身,与今无异。”诸比丘度之为道,断诸烦恼,即得阿罗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