般若相应
【论】卷36〈习相应品 3〉: 譬如弟子随顺师教、不违师意,是名“相应”。如般若波罗蜜相,菩萨亦随是相,以智慧观能得、能成就,不增不减,是名“相应”。譬如函、盖,大小相称。 虽般若波罗蜜灭诸观法,而智慧力故,名为无所不能、无所不观;能如是知,不堕二边,是为“与般若相应”。
【经】卷36〈习相应品 3〉: 舍利弗!是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,不见般若波罗蜜若相应若不相应,不见檀波罗蜜、尸波罗蜜、羼提波罗蜜、毘梨耶波罗蜜、禅波罗蜜若相应若不相应,亦不见色若相应若不相应,不见受、想、行、识若相应若不相应,不见眼乃至意、色乃至法、眼色识界乃至意法识界若相应若不相应,不见四念处乃至八圣道分、佛十力乃至一切种智若相应若不相应。如是,舍利弗!当知菩萨摩诃萨与般若波罗蜜相应。
【论】释曰: 菩萨得诸法实相,入般若波罗蜜,即于般若波罗蜜不见定相,若相应、若不相应,何况见有余法! 云何不见般若相应、不相应? 不见如是行,为应般若波罗蜜;不见不如是行,为不应般若波罗蜜。 如常、乐、我行,不应般若波罗蜜;无常、苦、无我行,为应般若波罗蜜。 若行实,不应般若波罗蜜;若行空,为应般若波罗蜜。 如有无行,为不应般若波罗蜜;如非有非无行,为应般若波罗蜜。 般若波罗蜜中皆无是事,般若波罗蜜相毕竟清净故。 五波罗蜜、五众,乃至一切种智亦如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