般若所守护

【经】卷82〈大方便品 69〉:   “须菩提!譬如日月周行,照四天下,多有所益。般若波罗蜜亦如是,照五波罗蜜,多有所益。   “须菩提!譬如转轮圣王,若无轮宝,不得名为转轮圣王;轮宝成就故,得名转轮圣王。须菩提!五波罗蜜亦如是,若离般若波罗蜜,不得波罗蜜名字;不离般若波罗蜜故,得波罗蜜名字。   “须菩提!譬如无夫妇人,易为侵凌;五波罗蜜亦如是,远离般若波罗蜜,魔、若魔天坏之则易。譬如有夫妇人,难可侵凌;五波罗蜜亦如是,得般若波罗蜜,魔、若魔天不能沮坏。   “须菩提!譬如军将,铠仗具足,邻国强敌所不能坏;五波罗蜜亦如是,不远离般若波罗蜜,魔、若魔天、若增上慢人,乃至菩萨旃陀罗所不能坏。   “须菩提!譬如诸小国王,随时朝侍转轮圣王;五波罗蜜亦如是,随顺般若波罗蜜。   “譬如众川万流,皆入于恒河,随入大海;五波罗蜜亦如是,般若波罗蜜所守护故,随到萨婆若。   “譬如人之右手,所作事便,般若波罗蜜亦如是;如人左手,造事不便,五波罗蜜亦如是。   “譬如众流,若大、若小俱入大海,合为一味;五波罗蜜亦如是,为般若波罗蜜所护,随般若波罗蜜入萨婆若,得波罗蜜名字。   “譬如转轮圣王四种兵,轮宝在前导,王意欲住,轮则为住,令四种兵满其所愿,轮亦不离其处;般若波罗蜜亦如是,导五波罗蜜到萨婆若,常是中住,不过其处。譬如转轮圣王四种兵,轮宝在前导;般若波罗蜜亦如是,导五波罗蜜到萨婆若中住。般若波罗蜜亦不分别:‘檀波罗蜜随从我,尸罗波罗蜜、羼提波罗蜜、毘梨耶波罗蜜、禅波罗蜜不随从我。’檀波罗蜜亦不分别:‘我随从般若波罗蜜,尸罗波罗蜜、羼提波罗蜜、毘梨耶波罗蜜、禅波罗蜜不随从。’尸罗波罗蜜、羼提波罗蜜、毘梨耶波罗蜜、禅波罗蜜,亦如是。何以故?诸波罗蜜性无所能作、自性空、虚诳、如野马。”

【论】   菩萨虽行种种诸余深法,不得般若,不名为行波罗蜜,但名为行善法,有量有尽故。此中说譬喻:转轮圣王虽有千子、八万四千小王及六宝,不得名为转轮圣王,不能飞行到四天下;若天遣金轮宝至,乃得名为转轮圣王。菩萨亦如是,虽有布施等诸善法,不得般若波罗蜜故,不名为“菩萨为行六波罗蜜人”,不能除障碍、行菩萨道故。(中略)   复次,为般若波罗蜜故说五波罗蜜;若人能直行诸法实相,则不为说布施等入般若初门。以人钝根、罪重故,种种因缘说:以布施破悭;持戒折薄诸烦恼;忍辱开福德门,能行难事;精进如风吹火,炽然不息;禅定摄心一定,观诸法实相故。是五波罗蜜皆趣向般若波罗蜜,如诸小王朝宗转轮圣王。如一切众流皆入大海;布施等诸善法亦如是,为般若波罗蜜所守护故,得至萨婆若。

问曰:   五波罗蜜如诸川流,般若波罗蜜应如大海;今何以言“五波罗蜜为般若波罗蜜所守护故,得入萨婆若”? 答曰:   汝不闻先说般若有种种名字耶?萨婆若即是般若异名。五波罗蜜福德,入般若波罗蜜中,即得清净般若;般若清净故,得佛道,变名萨婆若。是故言“入萨婆若”,即是“入般若”。

  有人疑:诸波罗蜜各各有力,何以独言“般若波罗蜜功用为大”?是故言:譬如人之右手,自然稳便;五波罗蜜如左手,不得般若波罗蜜,则所作不便。   如人开目造事,所作皆成;如导师在前,余伴随逐,进止取舍,皆随导师,不得自在。般若波罗蜜亦如是,导五波罗蜜,所可修集成办,皆仰般若。此中佛自说譬喻:如转轮圣王轮宝在四兵前导,轮住余宝则住。轮是般若波罗蜜,常在五波罗蜜前导,五波罗蜜随逐。如《般若》初品中说:“菩萨欲具足檀波罗蜜,不见施者、受者及财物。”先筹量分别断一切著,然后布施,是则般若在前导。如轮宝伏四天下已,常在王宫,住虚空中。圣王是菩萨;轮是般若,破诸魔民烦恼已,入萨婆若宫中住。是轮无所分别:“我常在前,余宝在后;无憎爱心:是可来、是不可来。”般若无分别亦如是:“檀波罗蜜随我来,尸罗波罗蜜勿来。”如经中广说。此中佛自说因缘:“一切法性无所能作。”

【相关】六波罗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