无我相
【论】卷23〈序品 1〉: 一切法有相故则知有,如见烟觉热,故知有火;于五尘中各各别异,故知有情;种种思惟筹量诸法故,知有心心数法。此我无相故,知无我。
问曰: 有出入气,则是我相;视眴、寿命心,苦乐、爱憎、精懃等是我相。若无我,谁有是出入息,视眴、寿命心,苦乐、爱憎、精懃等?当知有我,在内动发故。 寿命心亦是我法,若无我,如牛无御;有我故能制心入法,不为放逸。若无我者,谁制御心? 受苦乐者是我,若无我者,为如树木,则不应别苦乐!爱憎、精懃亦如是。我虽微细,不可以五情知,因是相故,可知为有。 答曰: 是诸相皆是识相。有识,则有入出息,视眴、寿命等;若识离身则无。汝等我常遍故,死人亦应有视眴、入出息、寿命等! 复次,出入息等是色法,随心风力故动发,此是识相非我相。 寿命是心不相应行,亦是识相。
问曰: 若入无心定中,或眠无梦时,息亦出入,有寿命,何以故言“皆是识相”? 答曰: 无心定等,识虽暂无,不久必还生,识不舍身故;有识时多,无识时少,是故名识相。如人出行,不得言其家无主。 苦乐、憎爱、精懃等,是心相应,共缘,随心行;心有故便有,心无故便无。以是故,是识相非我相。 复次,若有我者,我有二种:若常、若无常,如说: “若我是常, 则无后身; 常不生故, 亦无解脱!
“亦无妄无作, 以是故当知: 无作罪福者, 亦无有受者。 舍我及我所, 然后得涅槃; 若实有我者, 不应舍我心。 若我无常者, 则应随身灭; 如大岸堕水, 亦无有罪福。”
如是,我及知者、不知者,作者、不作者,如檀波罗蜜中说。不得是我相故,知一切法中无我;若知一切法中无我,则不应生我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