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頁之翻譯:

zh:大智度論辭典:無常想

无常想

【论】卷23〈序品 1〉:   观一切有为法无常,智慧相应相,是名“无常想”。   一切有为法无常者,新新生灭故,属因缘故,不增积故。

  复次,生时无来处,灭亦无去处,是故名无常。

  复次,二种世间无常故说无常:一者、众生无常,二者、世界无常。如说:   “大地草木皆磨灭,  须弥巨海亦崩竭,   诸天住处皆烧尽,  尔时世界何物常?   十力世尊身光具,  智慧明照亦无量,   度脱一切诸众生,  名闻普遍满十方,   今日廓然悉安在?  何有智者不感伤!”   如是舍利弗、目犍连、须菩提等诸圣人,转轮圣王、诸国王,常乐天王及诸天,圣德尊贵皆亦尽,大火焰明忽然灭。   世间转坏,如风中灯,如险岸树,如漏器盛水,不久空竭。   如是一切众生及众生住处皆无常故,名为无常。

问曰:   菩萨何以故行是无常想? 答曰:   以众生著常颠倒,受众苦,不得免生死。行者得是无常想,教化众生言:“诸法皆无常,汝莫著常颠倒,失行道时!诸佛上妙法,所谓四真谛,四谛中苦谛为初,苦四行中无常行为初。”以是故,菩萨行无常想。

问曰:   有人见无常事至,转更坚著。如国王夫人宝女从地中生,为十头罗刹将度大海,王大忧愁!智臣谏言:“王智力具足,夫人还在不久,何以怀忧?”答言:“我所以忧者,不虑我妇叵得,但恐壮时易过;亦如人好华好果,见时欲过便大生著。”如是知无常乃更生诸结使,云何言“无常能令心厌,破诸结使”? 答曰:   如是见无常,是知无常少分,为不具足,与禽兽见无常无异。以是故,佛告舍利弗:“当具足修无常想”。

问曰:   何等是“具足无常想”? 答曰:   观有为法念念生、灭,如风吹尘,如山上水流,如火焰随灭。一切有为法,无牢无强,不可取,不可著,为如幻、化,诳惑凡夫。因是无常得入空门,是空中一切法不可得故,无常亦不可得。所以者何?一念中生、住、灭相不可得:生时不得有住、灭,住时不得有生、灭,灭时不得有生、住。生、住、灭相,性相违故无,是无故无常亦无。   (中略)

  复次,无常想,即是圣道别名。佛种种异名说道:或言“四念处”,或言“四谛”,或言“无常想”。如《经》中说:“善修无常想,能断一切欲爱、色爱、无色爱,掉慢,无明尽,能除三界结使。”以是故,即名为道。

  是无常想,或有漏、或无漏——正得无常是无漏,初学无常是有漏。摩诃衍中,诸菩萨心广大,种种教化一切众生故,是无常想亦有漏、亦无漏——若无漏,在九地;若有漏,在十一地。缘三界五受众;四根相应,除苦根;凡夫、圣人得。如是等种种因缘,说无常想功德。

【相关】苦谛中说无常 【属于】十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