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頁之翻譯:

zh:大智度論辭典:文字陀羅尼

文字陀罗尼

【经】卷48〈四念处品 19〉:   “复次,须菩提!菩萨摩诃萨摩诃衍,所谓字等、语等诸字入门。何等为字等、语等诸字入门?   “阿字门,一切法初不生故。   “罗字门,一切法离垢故。   “波字门,一切法第一义故。   “遮字门,一切法终不可得故,诸法不终不生故。   “那字门,诸法离名,性相不得不失故。   “逻字门,诸法度世间故,亦爱枝因缘灭故。   “陀字门,诸法善心生故,亦施相故。   “婆字门,诸法婆字离故。   “荼字门,诸法荼字净故。   “沙字门,诸法六自在王性清净故。   “和字门,入诸法语言道断故。   “多字门,入诸法如相不动故。   “夜字门,入诸法如实不生故。   “咤字门,入诸法制伏不可得故。   “迦字门,入诸法作者不可得故。   “婆字门,入诸法时不可得故,诸法时来转故。   “磨字门,入诸法我所不可得故。   “伽字门,入诸法去者不可得故。   “他字门,入诸法处不可得故。   “阇字门,入诸法生不可得故。   “簸字门,入诸法簸字不可得故。   “驮字门,入诸法性不可得故。   “赊字门,入诸法定不可得故。   “呿字门,入诸法虚空不可得故。   “叉字门,入诸法尽不可得故。   “哆字门,入诸法有不可得故。   “若字门,入诸法智不可得故。   “拖字门,入诸法拖字不可得故。   “婆字门,入诸法破坏不可得故。   “车字门,入诸法欲不可得故,如影五众亦不可得故。   “魔字门,入诸法魔字不可得故。   “火字门,入诸法唤不可得故。   “蹉字门,入诸法蹉字不可得故。   “伽字门,入诸法厚不可得故。   “咃字门,入诸法处不可得故。   “拏字门,入诸法不来不去,不立不坐不卧故。   “颇字门,入诸法边不可得故。   “歌字门,入诸法聚不可得故。   “醝字门,入诸法醝字不可得故。   “遮字门,入诸法行不可得故。   “咤字门,入诸法躯不可得故。   “荼字门,入诸法边竟处不可得故,不终不生故。   “过荼无字可得,何以故?更无字故。   “诸字无碍无名,亦不灭,亦不可说,不可示,不可见,不可书。须菩提!当知一切诸法如虚空!   “须菩提!是名陀罗尼门,所谓阿字义。若菩萨摩诃萨,是诸字门印,阿字印,若闻、若受,若诵、若读、若持,若为他说,如是知,当得二十功德。何等二十?

【论】   “字等、语等”者,是陀罗尼,于诸字平等,无有爱憎。又此诸字因缘未会时亦无,终归亦无,现在亦无所有,但住吾我心中,忆想分别觉观心说;是散乱心说,不见实事,如风动水则无所见。“等”者,与毕竟空、涅槃同等。菩萨以此陀罗尼,于一切诸法通达无碍,是名“字等、语等”。

问曰:   若略说则五百陀罗尼门,若广说则无量陀罗尼门,今何以说是字等陀罗尼,名为诸陀罗尼门? 答曰:   先说一大者,则知余者皆说。此是诸陀罗尼初门,说初,余亦说。

  复次,诸陀罗尼法,皆从分别字语生,四十二字是一切字根本。   因字有语,因语有名,因名有义;菩萨若闻字,因字乃至能了其义。是字,初阿,后荼,中有四十。得是字陀罗尼菩萨。   若一切语中闻阿字,即时随义,所谓一切法从初来不生相。阿提,秦言初;阿耨波陀,秦言不生。   若闻罗字,即随义知一切法离垢相。罗阇,秦言垢。   若闻波字,即时知一切法入第一义中。波罗木陀,秦言第一义。   若闻遮字,即时知一切诸行皆非行。遮梨夜,秦言行。   若闻那字,即知一切法不得不失,不来不去。那,秦言不。   若闻逻字,即知一切法离轻重相。逻求,秦言轻。   若闻陀字,即知一切法善相。陀摩,秦言善。   若闻婆字,即知一切法无缚无解。婆陀,秦言缚。   若闻荼字,即知诸法不热相。南天竺荼阇他,秦言不热。   若闻沙字,即知人身六种相。沙,秦言六。   若闻和字,即知一切诸法离语言相。和(于波反)波他,秦言语言。   若闻多字,即知诸法在如中不动。多他,秦言如。   若闻夜字,即知诸法入实相中,不生不灭。夜他跋,秦言实。   若闻咤字,即知一切法无障碍相。咤婆,秦言障碍。   若闻迦字,即知诸法中无有作者。迦罗迦,秦言作者。   若闻婆字,即知一切法一切种不可得。萨婆,秦言一切。   若闻摩字,即知一切法离我所。魔迦罗,秦言我所。   若闻伽字,即知一切法底不可得。伽陀,秦言底。   若闻陀字,即知四句如去不可得。多陀阿伽陀,秦言如去。   若闻阇(社音)字,即知诸法生老不可得。阇提阇罗,秦言生老。   若闻湿波字,即知一切法不可得,如湿波字不可得。湿簸字无义,故不释。   若闻驮字,即知一切法中法性不可得。驮摩,秦言法。   若闻赊字,即知诸法寂灭相。赊多(都饿反),秦言寂灭。   若闻呿字,即知一切法虚空不可得。呿伽,秦言虚空。   若闻叉字,即知一切法尽不可得。叉耶,秦言尽。   若闻哆字,即知诸法边不可得,阿利迦哆度求那,秦言是事边得何利。   若闻若字,即知一切法中无智相。若那,秦言智。   若闻他字,即知一切法义不可得。阿他,秦言义。   若闻婆字,即知一切法不可破相。婆伽,秦言破。   若闻车字,即知一切法无所去。伽车提,秦言去。   若闻湿尛字,即知诸法牢坚如金刚石。阿湿尛,秦言石。   若闻火字,即知一切法无音声相。火夜,秦言唤来。   若闻蹉字,即知一切法无悭无施相。末蹉罗,秦言悭。   若闻伽字,即知诸法不厚不薄。伽那,秦言厚。   若闻他(土荼反)字,即知诸法无住处。南天竺他那,秦言处。   若闻拏字,即知一切法及众生,不来不去,不坐不卧,不立不起,众生空、法空故。南天竺拏,秦言不。   若闻颇字,即知一切法因果空故。颇罗,秦言果。   若闻歌字,即知一切法五众不可得。歌大,秦言众。   若闻醝字,即知醝字空,诸法亦尔。   若闻遮字,即知一切法不动相。遮罗地,秦言动。   若闻咤字,即知一切法此彼岸不可得。咤罗,秦言岸。   若闻茶字,即知一切法必不可得。波茶,秦言必。   茶外更无字;若更有者,是四十二字枝派。

  是字常在世间,相似相续故、入一切语故“无碍”。如国国不同,无一定名,故言“无名”。闻已便尽,故言“灭”。诸法入法性,皆不可得,而况字可说!诸法无忆想分别故“不可示”。先意业分别故有口业,口业因缘故,身业作字。字是色法,或眼见,或耳闻,众生强作名字,无因缘,以是故“不可见”、“不可书”。诸法常空,“如虚空相”,何况字说已便灭!是文字陀罗尼,是诸陀罗尼门。

【相关】文字陀罗尼二十功德字入门陀罗尼字、非字门 【不住】不住文字 【属于】陀罗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