初禅方便
【论】卷17〈序品 1〉: 问曰: 行何方便,得禅波罗蜜? 答曰: 却五事(五尘),除五法(五盖),行五行。(中略) 如是等种种诸喻,呵五欲,除五盖,行五法,得至初禅。(中略)
问曰: 汝先言呵五欲,除五盖,行五法,得初禅。修何事、依何道,能得初禅? 答曰: 依不净观、安那般那念等诸定门。如《禅经》禅义偈中说: “离欲及恶法, 有觉并有观, 离生得喜乐, 是人入初禅。 已得离淫火, 则获清凉定; 如人大热闷, 入冷池则乐。 如贫得宝藏, 大喜觉动心; 分别则为观, 入初禅亦然。 知二法乱心, 虽善而应离, 如大水澄静, 波荡亦无见。 譬如人大极, 安隐睡卧时, 若有唤呼声, 其心大恼乱。 摄心入禅时, 以觉观为恼; 是故除觉观, 得入一识处。 内心清净故, 定生得喜乐, 得入此二禅, 喜勇心大悦! 摄心第一定, 寂然无所念, 患喜欲弃之, 亦如舍觉观。 由受故有喜, 失喜则生忧, 离喜乐身受, 舍念及方便。 圣人得能舍, 余人舍为难。 若能知乐患, 见不动大安, 忧喜先已除, 苦乐今亦断。 舍念清净心, 入第四禅中。 第三禅中乐, 无常动故苦, 欲界中断忧, 初二禅除喜, 是故佛世尊, 第四禅中说, 先已断忧喜, 今则除苦乐。”
复次,持戒清净,闲居独处,守摄诸根,初夜后夜,专精思惟,弃舍外乐,以禅自娱。离诸欲不善法,依未到地,得初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