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頁之翻譯:

zh:大智度論辭典:二諦不異

二谛不异

【经】卷85〈道树品 71〉:   须菩提白佛言:“世尊!诸法、诸法性离耶?”   佛言:“如是!如是!诸法、诸法性离。”   “世尊!若诸法、诸法性离,云何离法能知离法——若有、若无?何以故?无法不能知无法,有法不能知有法,无法不能知有法,有法不能知无法。世尊!如是一切法无所有相,云何菩萨摩诃萨作是分别——是法若有、若无?”   佛言:“菩萨摩诃萨以世谛故示众生若有、若无,非以第一义。”   “世尊!世谛、第一义谛有异耶?”   “须菩提!世谛、第一义谛无异也。何以故?世谛如,即是第一义谛如。以众生不知、不见是如故,菩萨摩诃萨以世谛示若有、若无。复次,须菩提!众生于五受众中有著相故,不知无所有,为是众生故,示若有、若无,令知清净无所有。如是,须菩提!菩萨摩诃萨应当作是行般若波罗蜜!”

【论】   须菩提意:“若诸法都是无所有相,谁知是无所有?”是故问佛:“世尊!诸法、诸法性离,云何离法能知离法,若有、若无?何以故?无法不能知无法,有法不能知有法,无法不能知有法,有法不能知无法!世尊!如是一切法无所有相,云何菩萨作是分别——是法若有、若无?”   佛答:“菩萨世俗故,为众生说若有、若无,非第一义。若有是实有,无亦应有实!若有不实,无云何应实?”   须菩提问:“世俗、第一义有异耶?”   若异,破坏法性故,是故佛言:“不异;世俗如即是第一义如。”   众生不知是如故,以世俗为说若有、若无。   复次,众生于五受阴中有所著,为是众生离所有、得无所有故,菩萨说“无所有”;世俗法故分别诸法,欲令众生知是“无所有”。   如是,须菩提!菩萨应学无所有般若波罗蜜。

【相关】二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