世谛说三乘
【经】卷59〈校量舍利品 37〉: “复次,世尊!有二种法相:有为诸法相,无为诸法相。云何名有为诸法相?所谓内空中智慧,乃至无法有法空中智慧,四念处中智慧,乃至八圣道分中智慧,佛十力、四无所畏、四无碍智、十八不共法中智慧,善法中不善法中、有漏法中无漏法中、世间法中出世间法中智慧,是名有为诸法法相。云何名无为诸法法相?若法无生无灭、无住无异、无垢无净、无增无减诸法自性。云何名诸法自性?诸法无所有性,是诸法自性,是名无为诸法相。” 尔时,佛告释提桓因:“如是!如是!㤭尸迦!过去诸佛因是般若波罗蜜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,过去诸佛弟子,亦因般若波罗蜜得须陀洹道乃至阿罗汉、辟支佛道;未来、现在世十方无量阿僧祇诸佛因是般若波罗蜜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,未来、现在诸佛弟子亦因般若波罗蜜得须陀洹道乃至辟支佛道。何以故?般若波罗蜜中广说三乘义,以无相法故,无生无灭法故,无垢无净法故,无作无起、不入不出、不增不损、不取不舍法故。以俗法故,非以第一义。
【论】 有为善法是行处,无为法是依止处;余无记、不善法,以舍离故不说。此是新发意菩萨所学。 若得般若波罗蜜方便力,应无生忍,则不爱行法、不憎舍法,不离有为法而有无为法,是故不依止涅槃。 是以经中说:“般若波罗蜜中,广说三乘,用无相法故,无生无灭等。以世谛故作是说,非第一义谛。” 菩萨行是诸法实相,虽能观一切众生心,亦不得众生;虽能行一切法,亦不得一切法。何以故?以得无所得般若波罗蜜故。 \{\{90585682.jpg\}\}