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頁之翻譯:

zh:大智度論辭典:等心

等心

【论】卷8〈序品 1〉: 问曰:   是诸众生未离欲,无禅定,不得四无量心,云何“得等心”? 答曰:   是等,非禅中等,是于一切众生中无怨无恚;以此等故,善心相视。   复次,等心者,经中有言:“云何等心?相视如父母,是名等心。”

问曰:   视一切众生便是父母、兄弟、姊妹不? 答曰:   不也!见老者如父母,长者如兄,少者如弟,姊妹亦尔。等心力故,皆如亲亲。

问曰:   云何非父母言父母,乃至非亲亲言亲亲?不堕妄语耶? 答曰:   一切众生无量世中,无非父母、兄弟、姊妹、亲亲者。   复次,实法相中,无父母、兄弟;人著吾我,颠倒计故,名为父母、兄弟。今以善心力故,相视如父如母,非妄语也。   复次,如人以义相亲,非父事之为父,非母事之为母,兄弟、儿子亦复如是。如人有子行恶,黜而弃之;他姓善行,养以为子。

  如是相视,则为等心。如说偈:  “视他妇如母,  见他财如火,   一切如亲亲,  如是名等见。”

【论】卷72〈大如品 54〉:   须菩提问:“菩萨欲成无上道者,云何应行?”   佛答:“应起等心,于一切众生无有偏党。”   五众和合,假名众生,如车、如林。一切众生者,尽举十方六道,无有遗余。一切众生法,各行三分:怨、亲、中人。佛今教菩萨等心,一切众生皆有亲爱想,莫生怨心,莫生中人心。   复次,众生有二种:爱及憎。佛言:“于一切众生离是二心,莫生憎、爱。”爱者,贪欲,烦恼心,不应行;当行慈爱心。世间法,爱念妻子、牛马等,憎恶怨贼等。菩萨转此世间法,但行慈爱心于一切众生。   复次,“等心”者,菩萨生法喜,于一切众生,欲令皆至佛道;菩萨自舍憎爱心,亦舍众生憎爱心加己。世间有三种人:恶、大恶、恶中恶;善、大善、善中善。(中略:菩萨行善中善

问曰:   等心、慈心,有何等异? 答曰:   “等心”者,是四无量心;“慈心”者,是一无量。   有人言:初舍怨亲是“等心”,后加愍念是慈心。   复次,有人言:“等心”者,观众生如:如、实际、法性,是法皆无为、无量故等;爱念众生,是名“慈心”。

【相关】众生等忍 【十地】初地等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