摩诃萨埵|摩诃萨
【论】卷5〈序品 1〉: “摩诃”者大;“萨埵”名众生,或名勇心,此人心能为大事,不退不还大勇心故,名为“摩诃萨埵”。 复次,“摩诃萨埵”者,于多众生中最为上首故,名为“摩诃萨埵”。 复次,多众生中起大慈大悲,成立大乘,能行大道,得最大处故,名“摩诃萨埵”。 复次,大人相成就故,名“摩诃萨埵”。 摩诃萨埵相者,如赞佛偈中说: “唯佛一人独第一, 三界父母一切智; 于一切等无与等, 稽首世尊希有比! 凡人行惠为己利, 求报以财而给施; 佛大慈仁无此事, 怨亲憎爱以等利!”
复次,必能说法破一切众生及己身大邪见、大爱慢、大我心等诸烦恼故,名为“摩诃萨埵”。 复次,众生如大海,无初、无中、无后;有明智算师,于无量岁计算,不能尽竟。 如佛语无尽意菩萨:“譬如十方一切世界,乃至虚空边际,合为一水,令无数无量众生,共持一发取一渧而去,更有无央数众生,如前共持一发取一渧而去,如是令彼大水悉尽无余,众生故不尽。”以是众生等无边、无量、不可数、不可思议,尽能救济,令离苦恼,著于无为安隐乐中。有此大心,欲度多众生故,名“摩诃萨埵”。 如《不可思议经》中,沤舍那优婆夷语须达那菩萨言(中略)
复次,是《般若波罗蜜经》中摩诃萨埵相,佛自说:“如是如是相,是摩诃萨埵相。” 舍利弗、须菩提、富楼那等诸大弟子各各说彼品,此中应广说。
【论】卷45〈摩诃萨品 13〉: 须菩提已从佛闻“菩萨”义,今问“摩诃萨”义。 “摩诃”者,秦言大;“萨埵”,秦言心,或言众生。是众生于世间诸众生中第一最上,故名为大。又以大心知一切法,欲度一切众生,是名为大。 复次,菩萨故名摩诃萨,摩诃萨故名菩萨,以发心为无上道故。 复次,如〈赞菩萨摩诃萨义品〉中,此中应广说。 复次,佛此中自说摩诃萨义,众生有三分:一者、正定,必入涅槃;二者、邪定,必入恶道;三者、不定。于正定众生中当最大,故名摩诃萨。 大众者,除佛,余一切贤圣。(中略)如是等大众,当作上首,故名“摩诃萨”。
【论】卷96〈萨陀波仑品 88〉: 问曰: 萨陀波仑未得阿鞞跋致,何以故名“菩萨摩诃萨”? 答曰: 以有大菩萨故,小者亦名大。又以其虽未得实智慧而能深念般若波罗蜜故,不惜身命、有大功德故,亦名“菩萨摩诃萨”。
【经】卷45〈大庄严品 15〉: 富楼那弥多罗尼子言:“是菩萨大庄严,是菩萨发趣大乘,是菩萨乘于大乘;以是故,是菩萨名摩诃萨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