假名

【论】卷1〈序品 1〉:   非如一人第二头、第三手,无因缘而有假名。

【论】卷6〈序品 1〉:   如偈说:  “因缘生法,  是名空相,  亦名假名,   亦名中道。  若法实有,  不应还无;   今无先有,  是名为断。  不常不断,   亦不有无;  心识处灭,  言说亦尽。”

【论】卷8〈序品 1〉:   若如外道求索实我,是不可得;但有假名,种种因缘和合而有,有此名字。

【论】卷26〈序品 1〉:   佛处处说有我,处处说无我”者,若人解佛法义、知假名者,说言“有我”;若人不解佛法义、不知假名者,说“无我”。

【论】卷29〈序品 1〉:   有二种众生:一者、知诸法假名,二者、著名字。为著名众生故,说无相;为知诸法假名众生故,说三十二相。

【论】卷30〈序品 1〉:   佛法有二门:一、为第一义门,二、为世俗法门。以世俗门故,欲令诸佛赞叹;虽为诸佛所赞叹,而不见我,不取众生相,世间假名故说。

【论】卷31〈序品 1〉:   凡夫颠倒见故有;智者于有为法不得其相,知但假名,以此假名导引凡夫,知其虚诳无实,无生无作,心无所著。

【论】卷52〈十无品 25〉:   此中须菩提自说:“诸法和合生,无有自性。”如和合五众等法及六波罗蜜等善法,从是出菩萨名字;是菩萨从作法、众缘和合生故,非一法所成,以是故言假名。

【经】卷92〈净佛国土品 82〉:   “须菩提!于是菩萨道,从初已来,应如是思惟:‘一切诸法中定性不可得,但从和合因缘起法故有名字诸法。”

【相关】名、义但名字 【三假】名假 【假智】世智 【三种有】假名有 【三无相】假名相 【说实相】不坏假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