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頁之翻譯:

大智度論辭典:非有為非無為

非有為非無為

【論】卷80〈六度相攝品 68〉:   有為法有種種名,所謂作法、有為、數法、相法,若有、若無。以有為故,可說無為;有為相尚不可得,何況無為!

問曰:   有為法是有相,無為法是無相,今何以有為相中說無相? 答曰:   無為有二種:一者、無相、寂滅、無戲論,如涅槃;二者、相待「無」,因「有」而生。如廟堂上無馬,能生無心;此無心是生諸煩惱因緣,云何是無為法?   是菩薩不見此有、無等法,但見諸法如、法性、實際。 \{\{F127451F.jpg\}\} 問曰:   汝先言「離有則無無」,今云何見如、法性、實際? 答曰:   不見有為法若常、樂、我、淨等,是虛誑法若無,即是諸法實。見無生法故,能離有生法;是無生法無定實相可取,但能令人離虛誑有生法,故名無生。

【經】卷95〈平等品 86〉:   佛告須菩提:「如汝所問:『是諸法相亦是凡夫人,亦是須陀洹乃至佛。世尊!是諸法各各相,所謂色相異,乃至有為、無為法相異,云何菩薩摩訶薩觀一相不作分別?』須菩提!於汝意云何?是色相空不?乃至諸佛相空不?」   「世尊!實空。」   「須菩提!空中各各相法可得不?所謂色相乃至諸佛相。」   須菩提言:「不可得!」   佛言:「以是因緣故,當知諸法平等中,非凡夫人,亦不離凡夫人;乃至非佛,亦不離佛。」   須菩提白佛言:「世尊!是平等,為是有為法?為是無為法?」   佛言:「非有為法,非無為法。何以故?離有為法,無為法不可得;離無為法,有為法不可得。須菩提!是有為法、無為法,是二法不合、不散,無色、無形、無對,一相,所謂無相。佛亦以世諦故說,非以第一義。何以故?第一義中無身行、無口行、無意行,亦不離身、口、意行得第一義。是諸有為法、無為法平等相,即是第一義。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時,第一義中不動,而行菩薩事,饒益眾生。」

【論】   須菩提白佛:「如佛於諸法等中不動,辟支佛乃至凡夫於諸法等中亦不動。何以故?諸佛平等相,乃至凡夫亦平等相。世尊!若爾者,佛云何分別諸法是色異,色性異、受性異,乃至有為、無為性異?若不分別諸法,菩薩行般若波羅蜜時,不得從一地至一地,乃至淨佛國土。」   佛答:「於汝意云何?推尋色等相,為是空不?」   「世尊!實空!」   「空中有異相法不?」   答言:「不!」何以故?是畢竟空,以無相智慧可解,是中云何有異相?   佛語須菩提:「若空中無異相,空便是實,是故汝云何於空中分別諸法作是難?   畢竟空中,空亦不可得,各各相亦不可得,汝云何以空、各各相為難?   以是因緣故,當知諸法平等中,無分別故無凡夫人;但凡夫人,非實相、不離實相,凡夫實相即是聖人相。是故言:「不但凡夫、不離凡夫,乃至佛亦如是。」

  須菩提以平等相大利益,欲知平等定相,是故問:「為是有為?為是無為?」   佛答:「非有為、非無為。」何以故?若有為,皆是虛誑作法;若無為,無為法無生住滅故無法,無法故不得名無為。因有為故有無為,如經中說:「離有為,無為不可得。」如離長無短,是相待義。

問曰:   有為法是無常,無為法是常,云何言「離有為,無為不可得」? 答曰:   無為法無分別故無相;若說常相,不得言無相。破有為法故名無為,更無異法。如人閉在牢獄,穿牆得出;破壁是空,更無異空,空亦不從因緣生。無為法亦如是,有為法中先有無為性,破有為即是無為。是故說「離有為,無為不可得」。是有為、無為性皆不合不散,一相,所謂「無相」。   佛以世諦故說是事,非第一義。何以故?佛自說因緣:「第一義中無身、口、意行;有為、無為法平等,即是第一義。」   觀是有為、無為法平等,亦不著一相。菩薩於第一義中不動而利益眾生;方便力故,種種因緣為眾生說法也。

【四空】無法無法相空 【十八空】有為空無為空

  • 大智度論辭典/非有為非無為.txt
  • 上一次變更: 2025/07/03 10:34
  • 127.0.0.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