非有为非无为
【论】卷80〈六度相摄品 68〉: 有为法有种种名,所谓作法、有为、数法、相法,若有、若无。以有为故,可说无为;有为相尚不可得,何况无为!
问曰: 有为法是有相,无为法是无相,今何以有为相中说无相? 答曰: 无为有二种:一者、无相、寂灭、无戏论,如涅槃;二者、相待“无”,因“有”而生。如庙堂上无马,能生无心;此无心是生诸烦恼因缘,云何是无为法? 是菩萨不见此有、无等法,但见诸法如、法性、实际。 \{\{F127451F.jpg\}\} 问曰: 汝先言“离有则无无”,今云何见如、法性、实际? 答曰: 不见有为法若常、乐、我、净等,是虚诳法若无,即是诸法实。见无生法故,能离有生法;是无生法无定实相可取,但能令人离虚诳有生法,故名无生。
【经】卷95〈平等品 86〉: 佛告须菩提:“如汝所问:‘是诸法相亦是凡夫人,亦是须陀洹乃至佛。世尊!是诸法各各相,所谓色相异,乃至有为、无为法相异,云何菩萨摩诃萨观一相不作分别?’须菩提!于汝意云何?是色相空不?乃至诸佛相空不?” “世尊!实空。” “须菩提!空中各各相法可得不?所谓色相乃至诸佛相。” 须菩提言:“不可得!” 佛言:“以是因缘故,当知诸法平等中,非凡夫人,亦不离凡夫人;乃至非佛,亦不离佛。” 须菩提白佛言:“世尊!是平等,为是有为法?为是无为法?” 佛言:“非有为法,非无为法。何以故?离有为法,无为法不可得;离无为法,有为法不可得。须菩提!是有为法、无为法,是二法不合、不散,无色、无形、无对,一相,所谓无相。佛亦以世谛故说,非以第一义。何以故?第一义中无身行、无口行、无意行,亦不离身、口、意行得第一义。是诸有为法、无为法平等相,即是第一义。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时,第一义中不动,而行菩萨事,饶益众生。”
【论】 须菩提白佛:“如佛于诸法等中不动,辟支佛乃至凡夫于诸法等中亦不动。何以故?诸佛平等相,乃至凡夫亦平等相。世尊!若尔者,佛云何分别诸法是色异,色性异、受性异,乃至有为、无为性异?若不分别诸法,菩萨行般若波罗蜜时,不得从一地至一地,乃至净佛国土。” 佛答:“于汝意云何?推寻色等相,为是空不?” “世尊!实空!” “空中有异相法不?” 答言:“不!”何以故?是毕竟空,以无相智慧可解,是中云何有异相? 佛语须菩提:“若空中无异相,空便是实,是故汝云何于空中分别诸法作是难? 毕竟空中,空亦不可得,各各相亦不可得,汝云何以空、各各相为难? 以是因缘故,当知诸法平等中,无分别故无凡夫人;但凡夫人,非实相、不离实相,凡夫实相即是圣人相。是故言:“不但凡夫、不离凡夫,乃至佛亦如是。”
须菩提以平等相大利益,欲知平等定相,是故问:“为是有为?为是无为?” 佛答:“非有为、非无为。”何以故?若有为,皆是虚诳作法;若无为,无为法无生住灭故无法,无法故不得名无为。因有为故有无为,如经中说:“离有为,无为不可得。”如离长无短,是相待义。
问曰: 有为法是无常,无为法是常,云何言“离有为,无为不可得”? 答曰: 无为法无分别故无相;若说常相,不得言无相。破有为法故名无为,更无异法。如人闭在牢狱,穿墙得出;破壁是空,更无异空,空亦不从因缘生。无为法亦如是,有为法中先有无为性,破有为即是无为。是故说“离有为,无为不可得”。是有为、无为性皆不合不散,一相,所谓“无相”。 佛以世谛故说是事,非第一义。何以故?佛自说因缘:“第一义中无身、口、意行;有为、无为法平等,即是第一义。” 观是有为、无为法平等,亦不著一相。菩萨于第一义中不动而利益众生;方便力故,种种因缘为众生说法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