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论】卷72〈大如品 54〉: 须菩提白佛言:“世尊!是般若波罗蜜相,随顺一切法,无所障碍。”何以故?于般若波罗蜜亦不著。说不障碍因缘:“如虚空等故。”譬如壁中先有空相,小儿以橛钉之,力少故不入,大力者能入;行者亦如是,色等诸法中,自有如实相,智慧力少故,不能令空,大智者能知。是故说:“诸法无碍,如虚空平等。”
【论】卷83〈三惠品 70〉: 佛答:五众是一切世间心所行结缚处,涅槃是寂灭相。菩萨以般若波罗蜜利智慧力故,能破五众,通达令空,即是涅槃寂灭相。从寂灭出,住六情中,还念寂灭相,知世间诸法皆是空、虚诳、不坚实,是名般若。 行般若,无定相故,不可得说若有、若无,言语道断故。空如虚空,是故说“如虚空生”。又如虚空,虚空中无有法生,虚空亦不能有所生。所以者何?无法、无形、无触,无作相故;般若波罗蜜亦如是。 复有人言:有是虚空,但以常法、无作故不能生,是为定相。 摩诃衍中,虚空名无法,不得说常、不得说无常,不得言有、不得言无,非有非无亦不可得;灭诸戏论,无染无著,亦无文字。般若波罗蜜亦如是,能观世间似如虚空。
【论】卷100〈昙无竭品 89〉: 如虚空无分别者,虚空无分别是内是外、是远是近、是长是短、是净是不净等;般若波罗蜜亦如是,诸法入般若中,亦无内外、善不善等分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