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论】卷6〈序品 1〉: “如化”者,十四变化心(中略) 是变化复有四种:欲界药物、宝物、幻术能变化诸物;诸神通人神力故,能变化诸物;天龙鬼神辈得生报力故,能变化诸物;色界生报、修定力故,能变化诸物。 如化人无生老病死、无苦无乐,异于人生,以是故空无实。一切诸法亦如是,皆无生住灭。以是故说“诸法如化”。 复次,化生无定物,但以心生,便有所作,皆无有实。人身亦如是,本无所因,但从先世心生今世身,皆无有实。以是故说“诸法如化”。 如变化心灭则化灭;诸法亦如是,因缘灭果亦灭,不自在。 如化事虽实空,能令众生生忧苦、瞋恚、喜乐、痴惑;诸法亦如是,虽空无实,能令众生起欢喜、瞋恚、忧怖等。以是故说“诸法如化”。 复次,如变化生法,无初、无中、无后;诸法亦如是。 如变化,生时无所从来,灭亦无所去;诸法亦如是。 复次,如变化相,清净如虚空,无所染著,不为罪福所污;诸法亦如是,如法性、如如、如真际,自然常净。譬如阎浮提四大河,一河有五百小河属,是水种种不净,入大海水中皆清净。
问曰: 不应言变化事空。何以故?变化心亦从修定得,从此心作种种变化——若人、若法;是化有因有果,云何空? 答曰: 如影中已答,今当更答。此因缘虽有,变化果空。如口言“无所有”,虽心生口言,不可以心口有故,所言“无所有”便是有;若言“有第二头、第三手”,虽从心口生,不可言“有头、有手”。如佛说:“观无生,从有生得脱;依无为,从有为得脱。”虽观无生法无,而可作因缘,无为亦尔;变化虽空,亦能生心因缘。譬如幻、焰等九譬喻虽无,能生种种心。 复次,是化事于六因四缘中求不可得,是中六因、四缘不相应故空。 复次,空不以不见为空,以其无实用故言空。 以是故言“诸法如化”。
【经】卷78〈愿乐品 64〉: “世尊!譬如有所为故作化,化所作事无分别。世尊!般若波罗蜜亦如是,有所为事而修是事成就,而般若波罗蜜亦无分别。 “世尊!譬如工匠,若工匠弟子,有所为故作木人,若男若女、象、马、牛、羊,是所作亦能有所作,是亦无分别。世尊!般若波罗蜜亦如是,有所为故说是事成就,而般若波罗蜜亦无分别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