無始空
【論】卷31〈序品 1〉: 破是無始法,故名為無始空。
問曰: 無始是實,不應破。何以故?若眾生及法有始者,即墮邊見,亦墮無因見。遠離如是等過,故應說眾生及法無始;今以無始空破是無始,則還墮有始見。 答曰: 今以無始空為破無始見,又不墮有始見。譬如救人於火,不應著深水中。今破是無始,亦不應著有始中,是則行於中道!
問曰: 云何破無始? 答曰: 以無窮故,若無窮則無後;無窮無後,則亦無中。若無始,則為破一切智人。所以者何?若世間無窮,則不知其始;不知始故,則無一切智人。若有一切智人,不名無始。 復次,若取眾生相,又取諸法一相、異相,以此一、異相,從今世推前世,從前世復推前世;如是展轉,眾生及法始不可得,則生無始見。是見虛妄,以一、異為本,是故應破。如有為空破有為法,是有為空即復為患;復以無為空破無為法。今以無始破有始,無始即復為患;復以無始空破是無始,是名無始空。
問曰: 若爾者,佛何以說:「眾生往來生死,本際不可得」? (中略:說無始令厭生死)
問曰: 若無始非實法,云何以度人? 答曰: 實法中無度人;諸可說法語言度人,皆是有為虛誑法。佛以方便力故說是「無始」,以無著心說,故受者亦得無著,無著故則生厭離。
復次,以宿命智見眾生生死相續無窮,是時為實;若以慧眼,則見眾生及法畢竟空,以是故說「無始空」。 如《般若波羅蜜》中說:「常觀不實,無常觀亦不實;苦觀不實,樂觀亦不實。」而佛說:「常、樂為倒,無常、苦為諦。」以眾生多著常、樂,不著無常、苦,是故以無常、苦諦,破是常、樂倒。以是故,說無常、苦為諦;若眾生著無常、苦者,說無常、苦亦空。 有始、無始亦如是。無始,能破著始倒;若著無始,復以無始為空,是名「無始空」。
問曰: 有始法亦是邪見,應當破;何以但說破無始? (中略:不說有始) \{\{61379756.jpg\}\} 【屬於】十八空,十四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