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頁之翻譯:

大智度論辭典:佛放光

Action disabled: export_raw

佛放光

【論】卷7〈序品 1〉:   復次,佛有時放大光明,現大神力:如生時、得道時、初轉法輪時、諸天聖人大集會時、若破外道時,皆放大光明。

【經】卷7〈序品 1〉:   從足下千輻相輪中,放六百萬億光明。足十指、兩踝、兩𨄔、兩膝、兩髀、腰、脊、腹、背、臍、心、胸德字、肩、臂、手十指、項、口、四十齒、鼻兩孔、兩眼、兩耳、白毫相、肉髻,各各放六百萬億光明。從是諸光出大光明,遍照三千大千世界。從三千大千世界,遍照東方如恒河沙等諸世界,南西北方、四維、上下亦復如是。若有眾生遇斯光者,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

【論】 問曰:   佛何以故先放身光? 答曰:   上笑因緣中已答,今當更說。有人見佛無量身,放大光明,心信清淨恭敬故,知非常人。   復次,佛欲現智慧光明神相故,先出身光,眾生知佛身光既現,智慧光明亦應當出。   復次,一切眾生常著欲樂,五欲中第一者色;見此妙光,心必愛著,捨本所樂;令其心漸離欲,然後為說智慧。

問曰:   其餘天人亦能放光,佛放光明有何等異? 答曰:   諸天人雖能放光,有限有量;日月所照,唯四天下;佛放光明,滿三千大千世界,三千大千世界中出,遍至下方。餘人光明,唯能令人歡喜而已;佛放光明,能令一切聞法得度,以是為異。

問曰:   如一身中,頭為最上,何以故先從足下放光? 答曰:   身得住處,皆由於足。   復次,一身中雖頭貴而足賤,佛不自貴光,不為利養,以是故於賤處放光。   復次,諸龍、大蛇、鬼神,從口中出光,毒害前物;若佛口放光明,眾生怖畏,是何大光!復恐被害,是故從足下放光。(中略)

問曰:   依何三昧、依何神通、何禪定中放此光明? 答曰:   三昧王三昧中放此光明;六通中如意通,四禪中第四禪,放此光明。第四禪中火勝處、火一切入,此中放光明。   復次,佛初生時、初成佛時、初轉法輪時皆放無量光明滿十方,何況說摩訶般若波羅蜜時而不放光?譬如轉輪聖王珠寶,常有光明照王軍眾,四邊各一由旬;佛亦如是,眾生緣故,若不入三昧,恒放常光。何以故?佛眾法寶成故。(中略)

問曰:   如火相上焰,水相下潤,風相傍行;是光明火氣應當上去,云何遍滿三千大千世界及十方世界? 答曰:   光明有二種:一者、火氣,二者、水氣。日珠火氣,月珠水氣;火相雖焰上,而人身中火上下遍到。日火亦爾,是故夏月地水盡熱。以是故,知火不皆上。   復次,是光明,佛力故,遍至十方;譬如強弓遣箭,隨所向至。(中略)

問曰:   有幾許人值佛光明,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?若值光明便得道者,佛有大慈,何以不常放光明令一切得道?何須持戒、禪定、智慧,然後得道? 答曰:   眾生種種因緣得度不同:有禪定得度者,有持戒說法得度者,有光明觸身而得度者。譬如城有多門入處,各各至處不異。有人光明觸身而得度者,有若見光明、若觸身不得度者。

【相關】常光放光授記 【三昧】三昧王三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