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頁之翻譯:

大智度論辭典:初禪方便

初禪方便

【論】卷17〈序品 1〉: 問曰:   行何方便,得禪波羅蜜? 答曰:   却五事(五塵),除五法(五蓋),行五行。(中略)   如是等種種諸喻,呵五欲除五蓋行五法,得至初禪。(中略)

問曰:   汝先言呵五欲,除五蓋,行五法,得初禪。修何事、依何道,能得初禪? 答曰:   依不淨觀安那般那念等諸定門。如《禪經》禪義偈中說:  「離欲及惡法,  有覺并有觀,   離生得喜樂,  是人入初禪。   已得離婬火,  則獲清涼定;   如人大熱悶,  入冷池則樂。   如貧得寶藏,  大喜覺動心;   分別則為觀,  入初禪亦然。   知二法亂心,  雖善而應離,   如大水澄靜,  波蕩亦無見。   譬如人大極,  安隱睡臥時,   若有喚呼聲,  其心大惱亂。   攝心入禪時,  以覺觀為惱;   是故除覺觀,  得入一識處。   內心清淨故,  定生得喜樂,   得入此二禪,  喜勇心大悅!   攝心第一定,  寂然無所念,   患喜欲棄之,  亦如捨覺觀。   由受故有喜,  失喜則生憂,   離喜樂身受,  捨念及方便。   聖人得能捨,  餘人捨為難。   若能知樂患,  見不動大安,   憂喜先已除,  苦樂今亦斷。   捨念清淨心,  入第四禪中。   第三禪中樂,  無常動故苦,   欲界中斷憂,  初二禪除喜,   是故佛世尊,  第四禪中說,   先已斷憂喜,  今則除苦樂。」

  復次,持戒清淨,閑居獨處,守攝諸根,初夜後夜,專精思惟,棄捨外樂,以禪自娛。離諸欲不善法,依未到地,得初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