阿毘曇|阿毗達磨|阿毘達磨
【論】卷2〈序品 1〉:
問曰:
八犍度阿毘曇六分阿毘曇等,從何處出?
答曰:
佛在世時,法無違錯;佛滅度後,初集法時,亦如佛在。後百年,阿輸迦王作般闍于瑟大會,諸大法師論議異故,有別部名字。從是以來,展轉至姓迦旃延婆羅門道人,智慧利根,盡讀三藏內外經書,欲解佛語故,作《發智經八犍度》,初品是世間第一法。後諸弟子等,為後人不能盡解《八犍度》故,作鞞婆娑。
有人言:六分阿毘曇中,第三分八品之名〈分別世處分〉(此是《樓炭經》作六分中第三分),是目犍連作;六分中,初分八品,四品是婆須蜜菩薩作,四品是罽賓阿羅漢作;餘五分諸論議師所作。
有人言:佛在時,舍利弗解佛語故作阿毘曇;後犢子道人等讀誦,乃至今名為《舍利弗阿毘曇》。
摩訶迦旃延,佛在時,解佛語作蜫勒(蜫勒秦言篋藏),乃至今行於南天竺。
皆是廣解佛語故。如說五戒:幾有色,幾無色?幾可見,幾不可見?幾有對,幾無對?幾有漏,幾無漏?幾有為,幾無為?幾有報,幾無報?幾有善,幾不善?幾有記,幾無記?如是等是名阿毘曇。
復次,七使:欲染使,瞋恚使,有愛使,憍慢使,無明使,見使,疑使。是七使。幾欲界繫,幾色界繫,幾無色界繫?幾見諦斷,幾思惟斷?幾見苦斷,幾見集斷,幾見盡斷,幾見道斷?幾遍使,幾不遍使?
十智:法智,比智,世智,他心智,苦智,集智,滅智,道智,盡智,無生智。是十智幾有漏,幾無漏?幾有為,幾無為?幾有漏緣,幾無漏緣?幾有為緣,幾無為緣?幾欲界緣,幾色界緣,幾無色界緣?幾不繫緣?幾無礙道中修,幾解脫道中修?四果:得時、幾得、幾失?
如是等分別一切法,亦名阿毘曇。
為阿毘曇三種:一者、阿毘曇身及義,略說三十二萬言;二者、六分,略說三十六萬言;三者、蜫勒,略說三十二萬言。
蜫勒廣比諸事以類相從,非阿毘曇。
\n【相關】阿毘曇門,阿難集論藏\n【屬於】三藏
問曰:
八犍度阿毘曇六分阿毘曇等,從何處出?
答曰:
佛在世時,法無違錯;佛滅度後,初集法時,亦如佛在。後百年,阿輸迦王作般闍于瑟大會,諸大法師論議異故,有別部名字。從是以來,展轉至姓迦旃延婆羅門道人,智慧利根,盡讀三藏內外經書,欲解佛語故,作《發智經八犍度》,初品是世間第一法。後諸弟子等,為後人不能盡解《八犍度》故,作鞞婆娑。
有人言:六分阿毘曇中,第三分八品之名〈分別世處分〉(此是《樓炭經》作六分中第三分),是目犍連作;六分中,初分八品,四品是婆須蜜菩薩作,四品是罽賓阿羅漢作;餘五分諸論議師所作。
有人言:佛在時,舍利弗解佛語故作阿毘曇;後犢子道人等讀誦,乃至今名為《舍利弗阿毘曇》。
摩訶迦旃延,佛在時,解佛語作蜫勒(蜫勒秦言篋藏),乃至今行於南天竺。
皆是廣解佛語故。如說五戒:幾有色,幾無色?幾可見,幾不可見?幾有對,幾無對?幾有漏,幾無漏?幾有為,幾無為?幾有報,幾無報?幾有善,幾不善?幾有記,幾無記?如是等是名阿毘曇。
復次,七使:欲染使,瞋恚使,有愛使,憍慢使,無明使,見使,疑使。是七使。幾欲界繫,幾色界繫,幾無色界繫?幾見諦斷,幾思惟斷?幾見苦斷,幾見集斷,幾見盡斷,幾見道斷?幾遍使,幾不遍使?
十智:法智,比智,世智,他心智,苦智,集智,滅智,道智,盡智,無生智。是十智幾有漏,幾無漏?幾有為,幾無為?幾有漏緣,幾無漏緣?幾有為緣,幾無為緣?幾欲界緣,幾色界緣,幾無色界緣?幾不繫緣?幾無礙道中修,幾解脫道中修?四果:得時、幾得、幾失?
如是等分別一切法,亦名阿毘曇。
為阿毘曇三種:一者、阿毘曇身及義,略說三十二萬言;二者、六分,略說三十六萬言;三者、蜫勒,略說三十二萬言。
蜫勒廣比諸事以類相從,非阿毘曇。
\n【相關】阿毘曇門,阿難集論藏\n【屬於】三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