破般若人
【論】卷63〈信謗品 41〉: 如是般若波羅蜜畢竟清淨,三世諸佛法藏;破是能宣示實相般若言說文字故墮地獄。
問曰: 若不信般若墮地獄,信者得作佛。若有五逆罪、破戒、邪見、懈怠之人,信是般若,是人得成佛不?復有持戒、精進者,而不信般若,是云何墮地獄?
答曰: 破般若有二種:一者、佛口所說,弟子誦習,書作經卷;愚人謗言:「非是佛說!是魔、若魔民所作,亦是斷滅邪見人手筆,莊嚴口力者說。」或言:「雖是佛說,其中處處餘人增益。」 或有人著心分別取相說般若波羅蜜,口說空法而心著有。 初破者,墮大地獄,不得聖人說般若意故。第二破,著心論議者,是不名為破般若。如調達出佛身血,祇域亦出佛身血;雖同一名出血,心異故,一人得罪,一人得福。如畫作佛像,一人以像不好故破,一人以惡心故破;以心不同故,一人得福,一人得罪。破般若波羅蜜者亦如是。 復次,或有人破般若,雖不瞋、不輕佛,自用心憶想分別:「是甚深法,一切智人所說,應有深妙法,云何言都空?」佛以無著心為度眾生故說法;是人以著心取相故,起口業毀呰,破壞般若;能起身業,手麾非撥,指毀令去。 \{\{53C96708.jpg\}\} 與二種不信相違,故名二種信:一者、知般若實義信,得如說果報;二者、信經卷言語文字,得功德少。 邪見罪重故,雖持戒等身口業好,皆隨邪見惡心。如佛自說喻譬:「如種苦種,雖復四大所成,皆作苦味。」邪見人亦如是,雖持戒、精進,皆成惡法。與此相違,名為正見。 五逆罪人,惡罪常覆心,疑今世後世業果,何況能信甚深般若?雖復書經卷供養,望免惡罪,去般若大遠。或有遇善知識,先世精進,福德、利智第一,信般若波羅蜜;清淨因緣,能得如所說果報。如阿闍世王殺父之罪,蒙佛、文殊師利善知識故,除其重罪,得如所說般若果報,受無上道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