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心因緣

【論】卷98〈薩陀波崙品 88〉:   發心有種種:有聞說法而發心者,有於眾生起慈悲而發心者,有見神通力、大威德而發心者,然後漸漸而生悲心,如《智印經》中說。   依愛而斷愛,依慢而斷慢。如人聞道法,愛著是法故,捨五欲出家。又有聞某甲得阿羅漢道,而生高心:「此人無勝我事,彼尚能爾,我何不能?」而生大精進,得阿羅漢道。   佛道中亦如是。長者女等及五百女人常深貪勢力自在樂,聞往古有人神力變化,寶物具足,人中受天樂;後見曇無竭、臺觀、宮殿,在大法座上坐,天人供養;又見所供養物於虛空中化成大臺,心即大喜,發難遭想,知皆從福德因緣可辦是事,是故皆發作佛心。   所聞發心者,行皆次第行。如《毘摩羅鞊經》中說:「愛、慢等諸煩惱,皆是佛道根本。」是故女人見是事已,生愛樂心,知以福德因緣可得是事,故皆發心。因是愛、慢,後得清淨好心,故言佛道根本,譬如蓮花生污泥。   發心已作願:「如曇無竭所為,我等亦當得是!」

【相關】初發心